语不欲犯,思不欲痴。犹春于绿,明月雪时。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可知(kě zhī)的意思:可以知道,能够了解或明白的意思。
流花(liú huā)的意思:指流动的花朵,比喻事物短暂、不稳定。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水流(shuǐ liú)的意思:指水的流动。
行为(xíng wéi)的意思:
◎ 行为 xíngwéi
[action;behavior;conduct] 行伪。谓举止行动;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要路(yào lù)的意思:指掌握了某种技能或知识,能够成功地走上事业的道路。
意象(yì xiàng)的意思:
◎ 意象 yìxiàng
[image;imaggery] 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造化(zào huà)的意思:指人事物的变化或转变,特指突然发生的变故或意外情况。
真迹(zhēn jì)的意思:真实的作品、真实的手迹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司空图的作品,收录在《全唐诗》中。从鉴赏角度来看,这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怀与哲理思考的诗作。
首句“是有真迹,如不可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真谛的追求和困惑,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紧接着,“意象欲生,造化已奇”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观察与感悟,以及对于自然界中生生不息、奇妙无穷的创造力的赞叹。
第三句“水流花开,清露未晞”,以水流和花开来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第四句“要路愈远,幽行为迟”则表达出诗人在精神追求上的不懈努力,以及对于内心世界探索的深入。
接下来的两句,“语不欲犯,思不欲痴”,体现了诗人对语言和思考的自律与警醒。诗人强调语言要谨慎,不要随意妄言,同时也强调用思维要清晰,不要陷入迷乱。
最后两句“犹春于绿,明月雪时”则以生动鲜活的景象来比喻生命力和精神状态。诗人将自己内心的生机与春天的绿色相比较,同时也借用明月雪夜的宁静与洁净来表达对纯净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观念和艺术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陈泽民即事二首
鸡声催晓梦惊残,喜得归来卧碧峦。
已是人间三月暮,尚余枕上五更寒。
心安靖退虽无事,身觉衰颓亦鲜欢。
赖有故人时会面,开颜一笑酒杯乾。
和韩子云见寄二首
世态我常似暮霞,人生难久类春花。
已堪入谷携樵斧,还好临湖把钓车。
对酒未能忘酒伴,哦诗尤更忆诗家。
何由会面论心曲,两地相望天一涯。
和陶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
渊明事南亩,躬自获岩隈。
虽复竭吾力,却得舒我怀。
所收既不薄,卒岁事可谐。
隣家相慰劳,竞持酒与鸡。
留连相酬酢,入夜未能回。
回思往岁歉,举目俱堪哀。
忧心今幸释,笑口何妨开。
须倾瓦盆尽,须放玉山颓。
已是从吾好,宁忧与世乖。
任他田父哂,未足为高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