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苑 外 至 龙 兴 院 作 唐 /储 光 羲 朝 游 天 苑 外 ,忽 见 法 筵 开 。山 势 当 空 出 ,云 阴 满 地 来 。疏 钟 清 月 殿 ,幽 梵 静 花 台 。日 暮 香 林 下 ,飘 飘 仙 步 回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当空(dāng kōng)的意思:指人物的地位或权力被剥夺,失去控制或失去影响力。
法筵(fǎ yán)的意思:法筵指的是佛教中的宴会,也可以指宴请来宾的盛大宴会。在现代汉语中,法筵多用来比喻盛大的宴会或宴请。
见法(jiàn fǎ)的意思:指对事物的认识、处理方法。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飘飘(piāo piāo)的意思:形容轻飘飘的样子,如风吹草动。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山势(shān shì)的意思:指山的形势或势力。也用来形容某种形势或势力的强大和威势。
疏钟(shū zhōng)的意思:指钟声清脆悠扬,声音洪亮悦耳。
天苑(tiān yuàn)的意思:指天空中的星星,比喻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人才聚集的地方。
仙步(xiān bù)的意思:形容行走轻盈如仙人。
香林(xiāng lín)的意思:指香气浓郁的树林或花园,也用来形容香气扑鼻的地方。
月殿(yuè diàn)的意思:指宫殿或庙宇中供奉月亮的殿堂,也用来形容非常美丽的景色。
云阴(yún yīn)的意思:指云彩遮蔽阳光,使天空显得阴沉。
- 注释
- 天苑:古代皇家园林,此处指修行或冥想之地。
法筵:佛教中的讲经说法之席,也可指法会。
山势当空出:形容山峰高耸入云,仿佛直刺天空。
云阴满地来:乌云密布,像是从天而降,覆盖大地。
疏钟:稀疏的钟声,通常用于寺庙或宁静的环境中。
幽梵:深沉的梵呗,佛教中的诵经声。
香林:香气浓郁的树林,常用来象征修行者的清净之地。
飘飘仙步:形容如仙人般轻盈的步伐,可能带有超凡脱俗的意味。
- 翻译
- 早晨在天苑之外漫游,忽然看见佛经法会正在举行。
山势如同屏障直插云霄,乌云低垂,仿佛铺满了大地。
稀疏的钟声从清冷的月殿传来,深沉的梵音在寂静的花台上回荡。
到了傍晚,在香气缭绕的树林下,我仿佛看见仙人轻盈地踏步而归。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客在早晨游历天苑山外的景象。"忽见法筵开"表明诗人偶然发现了僧侣们的聚会场所,可能是某种佛教活动。这强烈地暗示着这片区域与佛教文化紧密相连。
"山势当空出,云阴满地来"两句,生动描绘了山势如同天然屏障般从天而降,与地面上的云雾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这里的“山势”指的是山的轮廓,它似乎直接从空中伸展开来,而“云阴满地来”则是对景象的一种描写,云雾缭绕,使得天际与地面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疏钟清月殿,幽梵静花台"两句,则是在细腻地刻画佛教建筑和自然环境的融合。这里提到的“疏钟”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钟声,而“清月殿”则是描绘了一处在明净月光下的殿宇。“幽梵静花台”中的“幽梵”一词,通常用来形容佛教僧侣的行为,这里或许暗示着某种宁静、神秘的氛围,而“静花台”则可能是指一处安静美丽的地方。
"日暮香林下,飘飘仙步回"两句,则是在描绘夕阳下的景象。诗人在日落时分,身处芬芳的森林之中,感受着自然界渐渐降临的夜幕,同时捕捉到了一种“飘飘”的仙气,这里的“仙步”可能是指佛教中的某种修行状态,或是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诗人似乎在此刻体验到了某种超凡的美好。
总而言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宗教氛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既神秘又宁静的意境,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修养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臞鹤歌
元龙之孙金马客,耸壑昂霄好标格。
挺如鹤出鸡群中,万里长空见霜翮。
何年飞上瑶华池,紫鹓黄鹄相追随。
朝游青田暮玄圃,渴饮醴泉餐玉脂。
清臞不是人间物,无乃前身有仙骨。
浮丘相法得真传,少保新图曾写出。
翛然玉立如人长,缟衣丹顶玄纁裳。
一从华表出城郭,不羡轩墀承宠光。
玉堂深处秋萧爽,警露声闻九天上。
箫韶九奏凤皇仪,闯与神仙共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