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涯咏未厌,引流络其圃。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卜宅(bǔ zhái)的意思:预测房屋的好坏
长松(cháng sō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坚强。
朝曦(cháo xī)的意思:指早晨的第一缕阳光,也比喻新的开始或希望的出现。
成都(chéng dū)的意思:成都是中国四川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成都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繁荣、富饶,或者形容一个人才华横溢、多才多艺。
东向(dōng xiàng)的意思:指朝着东方,表示向东方发展或朝向好的方向前进。
繁会(fán huì)的意思:指人群聚集、繁忙的场合。
凫雁(fú yàn)的意思:凫雁是指野鸭和大雁,比喻人们离群索居,不与世俗接触。
歌舞(gē wǔ)的意思:形容欢乐繁盛,喧闹热闹。
濠上(háo shàng)的意思:濠上指的是在壕沟的上面,形容处于危险之中。
胡为(hú wéi)的意思:指胡乱行动,没有理由或目的。
浣花(huàn huā)的意思:洗净花朵,比喻精心装饰。
激射(jī shè)的意思:形容射击的力量、速度极大。
篱樊(lí fán)的意思:指障碍、困境或限制。
里外(lǐ wài)的意思:指内外两个方面,从内到外或从外到内。
媚妩(mèi wǔ)的意思:形容女子的仪态娇媚、妩媚动人。
渺莽(miǎo mǎng)的意思:形容景象辽阔、广大,无边无际,无穷无尽。
岷江(mín jiāng)的意思:指人的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暮色(mù sè)的意思:指天色渐暗,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用来比喻事物接近结束或走向衰落的状态。
平乏(píng fá)的意思:指平淡乏味,缺乏活力和激情。
誓言(shì yán)的意思:指立下的决心或郑重的承诺。
时平(shí píng)的意思:平时、平凡的时候。
市朝(shì cháo)的意思:指朝廷政府、官府。也用来形容执政者的统治。
水工(shuǐ gōng)的意思:指在水上工作的人,也泛指与水相关的工作。
濯锦(zhuó jǐn)的意思:洗涤锦缎,比喻洗去耻辱或玷污。
蓑笠(suō lì)的意思:指戴着蓑衣、戴着草帽,形容农民劳作的模样。也用来比喻一个人的形象或者工作状态。
庭户(tíng hù)的意思:指家庭、家室。
沃沃(wò wò)的意思:形容土地肥沃、生长茂盛,也用来形容事物充满活力。
物象(wù xiàng)的意思:
(1).外界事物。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耽虚好静,羡此永生,独驰思於天云之际,无物象而能倾。”
(2).物体的形象;事物的现象。 晋 王谧 《答桓太尉难》:“良以冥本幽絶,非物象之所举;运通理妙,岂粗迹之能酬?”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北歷 覆釜堆 东,盖以物象受名矣。”《文献通考·经籍九》:“ 汉 魏 间人所为文,名有‘连珠’者,其联贯物象以达己意。” 清 刘大櫆 《<张秋浯诗集>序》:“乃縈情於歌咏,寄志乎风骚,比拟辞华,雕鏤物象。” 叶圣陶 《隔膜·阿菊》:“他的视官不能应接这许多活动不息的物象。”
(3).文艺作品所创造的典型形象。 郭沫若 《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人文>编者问》:“像 鲁迅 笔下的 阿Q 就是‘生活中由可憎亦复可怜的偏狭观念所造成的卑鄙可耻的物象’的集大成,但 鲁迅 的主旨是叫我们必须加以毁灭。”
(4).景物,风景。 唐 杜牧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晴日登攀好,危楼物象饶。”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晏相公》:“一为清 潁 行,物象颇所览。” 清 陈恭尹 《早发新塘浦舟中作》诗:“物象交晦明,峯云屡开闔。”
(5).物候现象。《人民日报》1959.11.9:“号召全台总动员,人人献农谚,人人观天象、看物象,人人参加整理资料,人人做预报。”吴楚(wú chǔ)的意思:指吴国和楚国,泛指两个相距较远的地方。
习坎(xí kǎn)的意思:指人们习惯于陷入某种困境或不良境地,难以自拔。
焰焰(yàn yàn)的意思:形容火势旺盛、光彩夺目、气势炽烈。
仰俯(yǎng fǔ)的意思:仰望和俯视,表示观察事物时的不同角度和态度。
隐沦(yǐn lún)的意思:隐退或沉没。形容人才被埋没或默默无闻。
引流(yǐn liú)的意思:引流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将人或资源吸引到某个特定的地方或领域。
幽阻(yōu zǔ)的意思:指隐蔽的阻碍或困扰。
- 注释
- 浣花:指浣花溪。
炫春澨:春光明媚的河岸。
濯锦:洗涤锦绣般的。
绚晴浦:晴朗的江湾。
信繁会:历来繁华。
媚妩:妩媚动人。
濠上亭:濠梁之上的亭子。
蹙步:艰难行走。
市朝:尘世。
卜宅:选择住处。
沃沃:肥沃。
远渚:远处的沙洲。
循涯:沿着河岸。
引流:引水。
络其圃:灌溉园地。
蘋荇:水生植物。
篱樊:篱笆。
凫雁:野鸭和大雁。
渺莽:辽阔。
习坎:经历困苦。
- 翻译
- 在浣花溪畔春光烂漫,锦绣般的晴川洗涤着江岸。
成都自古繁华,这条江水更是风情万种。
难道没有像濠梁那样的亭子?但步步难行,难以欣赏美景。
誓言远离尘世纷扰,选择隐居之地靠近幽静之处。
肥沃的土地上种植着葵菜和苋菜,灿烂的海棠和杏树环绕。
清晨的阳光洒在浅滩,傍晚的暮色笼罩远方沙洲。
沿着河岸吟诗,流连忘返,引水灌溉园圃。
水边的萍藻和荇菜依傍篱笆,野鸭大雁栖息于庭院。
百里之外的长松林中,万物景象显得辽阔而深远。
和平年代缺少隐士,渔夫披蓑戴笠自得其乐。
岷江向东流去,激荡的水势贯穿吴楚大地。
为何我滞留于此?这正是圣人允许的困境磨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春日的繁华景象和一个美丽园林的风光。开篇“浣花炫春澨,濯锦绚晴浦”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早春水边花开图画,浣花在春水中散发着香气,濯锦则是水面上缤纷的花瓣。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成都特有的江南风光。
“成都信繁会,此水工媚妩”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成都繁华的集市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此水工媚妩”表达了一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之美。
接下来的“岂无濠上亭,蹙步难仰俯”两句,则描写了园中亭台的高耸,以及人们在其间徘徊,难以自拔的情景。这里的“濠上亭”和“蹙步难仰俯”,都透露出诗人对这片园林的赞美。
“誓言违市朝,卜宅近幽阻”两句,则转向了生活中的真挚与隐逸之情。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对世俗纷争的超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以下“沃沃葵苋畦,焰焰棠杏坞”等几句,更进一步描绘了园林中的繁华景象和生机勃勃的情形。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观察,也体现了一种生命力与希望。
最后,“长松百里外,物象争渺莽”两句,则拉开了视野,将园林之景与更广阔的天地联系起来,展现了一个宏大的世界观。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越个体感受,对于宇宙万物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与人文风光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情调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艺术造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林正父见寄
一别十年难再逢,君今浙左我淮东。
功名老去终安在,出处年来恨不同。
已是死灰何足溺,祇应怪事更书空。
鸡虫得失无期了,莫为元规扇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