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口(bǎi kǒu)的意思:形容众多人口,表示人数众多。
北人(běi rén)的意思:指北方人,也用来形容性格直爽、坦率的人。
不惜(bù xī)的意思:不计较付出,毫不吝惜
蝉冠(chán guān)的意思:形容人的名声或地位短暂而虚假。
丁字(dīng zì)的意思:指丁字形状,也指丁字形状的东西。
兜鍪(dōu móu)的意思:形容人们争斗或战斗时头盔相撞的声音,也用来比喻争斗或激烈竞争的情况。
归路(guī lù)的意思:指回家的路或返回原处的途径。
箕裘(jī qiú)的意思:形容一个人衣着破旧,不修边幅。
饥寒(jī hán)的意思:指饥饿和寒冷,形容生活困苦,贫困潦倒。
家山(jiā shān)的意思:家乡的山
介胄(jiè zhòu)的意思:指人物形象的外表或形容人的容貌。
客子(kè zǐ)的意思:指客人或外地人的孩子。
来归(lái guī)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或状态
目断(mù duàn)的意思:目光停止,无法继续看下去。
同一(tóng yī)的意思:相同或一致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先人(xiān rén)的意思:指已故的祖先或前辈,也可泛指过去的人。
幽州(yōu zhōu)的意思:指遥远的地方或边远地区。
阻脩(zǔ xiū)的意思:指阻碍、阻止别人成就事业。
- 翻译
- 遥望故乡古幽州,全家归途却艰难。
本想平淡度余生,却羡慕征战者头戴战盔。
继承祖业不敢忘,身处异乡何人共谋生计。
即使面临饥饿寒冷,也愿一同面对死亡,唯恐南迁被北地人耻笑。
- 注释
- 家山:故乡。
目断:远望。
古幽州:古代的幽州地区。
百口:全家。
路阻脩:归路艰难。
丁字:平民百姓。
无端:无缘无故。
轻介胄:轻视武职,不求功名。
蝉冠:平民的帽子,比喻平淡生活。
出兜鍪:出征戴战盔,比喻从军。
箕裘:祖传的产业或事业。
忍坠:不敢放弃。
先人业:祖先的事业。
甔石:粗陋的生活,代指贫困。
客子:旅居在外的人。
谋:谋生。
同一死:共同面对死亡。
南来:南迁。
北人羞:被北方人视为耻辱。
-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的诗歌。开篇“家山目断古幽州”两句,通过对比现实与历史,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事的忧虑。在这里,“家山”指代故乡之山,也象征着安稳和温暖的家园;“目断”则形容遥远而不可触及的状态;“古幽州”则是历史上的边塞城堡,常常与战争和孤独联系在一起。接下来的“百口来归路阻脩”进一步描绘了士兵们归途受阻的艰难情形,“百口”指众多士兵,“来归”表达了他们渴望回家的愿望,而“路阻脩”则是战争导致的交通断绝,反映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以下几句“丁字无端轻介胄,蝉冠却羡出兜鍪”,通过对甲胄和头盔的描写,表现了战争中的紧张气氛。诗人用“丁字”来形容甲胄的精巧和强度,同时也暗示着战争的残酷;“蝉冠却羡出兜鍪”则是对士兵头盔的赞美,表达了对勇士们的敬意。
中间的“箕裘忍坠先人业,甔石谁为客子谋”,诗人通过对先辈遗留物品和荒废之地的描写,抒发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未来未知的迷茫。这里,“箕裘”指的是古代用来盛放谷物的器具,而“忍坠”则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损耗;“先人业”是对前人的敬仰,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甔石谁为客子谋”则是在询问在这荒废之地,谁能为漂泊的旅者提供帮助和安慰。
最后两句“不惜饥寒同一死,南来恐作北人羞”,展现了诗人对战争中士兵牺牲精神的赞叹,以及对自己身份认同的坚定。这里,“不惜饥寒同一死”表达了士兵们在战场上无畏牺牲的决心;“南来恐作北人羞”则是诗人作为南方来的士子,对于可能成为北方敌人的忧虑,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认同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历史与个人情感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边塞生活的理解和对战争的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士兵们在战乱中的艰苦生活和牺牲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又和九日
老畏年光短,愁随秋色来。
一持旌节出,五见菊花开。
强忍玄猿泪,聊浮绿蚁杯。
不堪南向望,故国又丛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