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底事(dǐ shì)的意思:底事指底细、真相、内情。表示了解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胯下(kuà xià)的意思:指掌握、控制、驾驭等意义,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他人或事物的完全掌控。
世上(shì shàng)的意思:指世界上、人间中。表示整个世界、人间。
下生(xià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身份地位下降或者变得贫穷。
虚名(xū míng)的意思:指空有名声而无实际才能或成就。
筑坛(zhù tán)的意思:指修建祭坛,也比喻为了某种目的而做准备。
筑坛拜将(zhù tán bài jiàng)的意思:指为了达到某个目的,不择手段地采取各种手段或者向权力者献媚。
- 翻译
- 筑起祭坛拜将令全军震惊,初次认识他是在淮阴,他是那个曾受胯下之辱的人。
他能读懂父亲留下的书籍又能成就什么呢?可悲啊,世间许多人追求的只是空洞的名声。
- 注释
- 筑坛:建立祭坛,用于举行重要仪式。
拜将:任命将领。
胯下生:指韩信,他曾受过胯下之辱,后来成为著名将领。
父书:父亲遗留的书籍,可能指古代经典或家训。
成底事:到底有什么成就。
可怜:可悲,令人惋惜。
逐虚名:追逐空洞的名声。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灼的作品,名为《再次韵 其二》。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点滴回忆和对英雄事迹的追忆,抒发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仰慕之情及对虚名浮利的批判。
“筑坛拜将一军惊”此句描绘了一场战争前的紧张气氛,人们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准备。这里的“拜将”指的是古代战争前对将领的一种仪式,以示尊敬和激励士兵。
“初识淮阴胯下生”则是诗人提及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韩信,传说他在战场上被封为大将时,裸露着身体接受拜将。这里的“胯下生”指的是古代战争中的一种仪式,即受封官职者需跪地而受封。
接下来两句“能读父书成底事,可怜世上逐虚名”,诗人表达了对能够继承父亲遗志并完成伟大事业的英雄人物的赞赏,同时也抒发了对于那些追求虚幻名利的人的同情与批判。在这里,“读父书”是指继承先辈的事业,而“逐虚名”则指的是人们盲目追求无实质内容的荣誉和地位。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英雄与浅薄浮华之间区别的深刻认识。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尧庙
旧俗陶唐后,严祠古道边。
土阶依玉座,松栋冠平田。
霜露空林积,丹青彩笔鲜。
垂裳追上理,历象想遗篇。
鸟火频推革,山龙竟弃捐。
汾方风动壑,姑射雪封颠。
典册沦幽草,文章散暮烟。
滔天非一族,猾马巳三传。
岁至浇村酒,人贫阙社钱。
相逢华发老,犹记汉朝年。
阅滹沱河堤工
前岁视滹沱,近堤虞侵城。
今岁视滹沱,堤脚淤沙平。
临流施网处,秋麦芃新耕。
复见好消息,中泓向南经。
北堤免冲齧,万户庆居宁。
建坊旧驻所,感德由至诚。
维予自忖度,转觉愧恧生。
一时偶指示,讵有安澜能。
设能回狂澜,永定相视曾。
夏霖乃溃决,迄今堤未成。
是河亦浑流,来往岁每更。
所幸有馀地,不与水相争。
长堤护城止,曾匪束之行。
居功而诿过,中人以下情。
我常恶彼为,何须扬颂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