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陈灾状,轻于背尔乡。
墓委他人守,儿充此日粮。
悲凉(bēi liá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无望无助的境况。
非心(fēi xīn)的意思:非常认真,毫不马虎
何不(hé bù)的意思:表示提出建议或劝告,意思是为什么不去做某件事情。
来复(lái fù)的意思:指事物经过一段时间后重新回到原来的状态或位置。
所愿(suǒ yuàn)的意思:按照自己的意愿或心愿。
他人(tā rén)的意思:指别人、其他人。
下意(xià yì)的意思:在不经意间,不经意地。
心所(xīn suǒ)的意思:指某人内心所愿、所想、所思的地方。
言下(yán xià)的意思:言语中含有深意,不直接明言,而是通过暗示、隐喻等方式表达。
知能(zhī néng)的意思:指人的智慧和能力。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饥荒中挣扎的主人公,表达了对困境的无奈与悲凉之情。诗中的“何不陈灾状,轻于背尔乡”两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政府未能及时了解并解决民众疾苦的不满,同时也暗示了百姓在灾难面前的无助与无奈。“去非心所愿,留恐肉先僵”,生动地描绘了在饥饿面前,无论是离开还是留下都充满了痛苦与矛盾的心理。接下来的“墓委他人守,儿充此日粮”两句,更是将个人的苦难推向极致,展现了在极端环境下,亲人不得不做出的牺牲与选择,以及由此带来的深重悲痛。最后,“知能来复否,言下意悲凉”则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内心的绝望,以及在困境中寻求希望的艰难。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形象的场景刻画,深刻反映了明代社会底层人民在饥荒年间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