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仁(bù rén)的意思:指不道德、不仁慈、不仁义的行为或态度。
出水(chū shuǐ)的意思:指水流涌出,形容水量充沛或水势汹涌。
得能(de néng)的意思:指能力高强,有才干。
反本(fǎn běn)的意思:违背本意、违背初衷
浩叹(hào tàn)的意思:形容感慨万分,发出长叹。
旅人(lǚ rén)的意思:指旅游中的人,也可泛指行人、路人。
逆旅(nì lǚ)的意思:逆旅指的是逆流而行的旅途,比喻走上与大多数人不同的道路,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
虔刘(qián liú)的意思:虔刘指虔诚而刚正。形容人非常虔诚而又正直。
水藏(shuǐ cáng)的意思:指隐藏、积聚起来的财富或力量。
为底(wéi dǐ)的意思:作为基础或根本。
- 注释
- 草:草木。
曾:曾经。
为:作为。
恶:罪过。
霜:霜雪。
乃:就。
得:能够。
能:能。
嗔:发怒。
罢:停止。
曳:拖拽。
木:树木。
无守:不再有。
虔刘:风雨肆虐。
风:风雨。
不仁:无情。
枫:枫叶。
衰:凋零。
山:山峰。
反本:显露出本质。
石:石头。
出:露出。
水:水面。
藏:隐藏。
神:神秘力量。
浩叹:深深感叹。
吾:我。
其:已经。
老:老去。
犹:仍然。
逆旅人:漂泊的旅人。
- 翻译
- 草木曾经何罪过,霜雪却能发怒来惩罚。
停止了拖拽树木,风雨不再有怜悯之心。
枫叶凋零显山之本色,石头露出水面隐藏神秘力量。
我深深感叹自己已老去,仍然如同一个漂泊的旅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的《冬景感怀》,通过对冬季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感慨的深沉思考。
首句“草曾为底恶”,以草的枯萎象征生命的衰败,暗示了自然界的无情变迁;“霜乃得能嗔”则以霜的严寒和冷酷,比喻岁月的严苛和人生的艰辛。接下来,“罢曳木无守”形象地写出了树木在寒冬中失去生机,难以坚守的状态;“虔刘风不仁”则进一步描绘了风吹落叶的残酷景象,暗指世事无常,人事如梦。
“枫衰山反本”描绘了枫树凋零后,山体露出原本的面貌,寓言生命褪去繁华后的质朴;“石出水藏神”则通过石头在水中显现,暗示了深藏不露的智慧或精神力量。最后两句“浩叹吾其老,犹为逆旅人”,诗人感叹自己年华已逝,如同行走在人生的旅途上,虽老仍觉漂泊不定,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未知命运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借景抒怀,寓哲理于自然之中,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