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景感怀》
《冬景感怀》全文
宋 / 曾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草曾为底恶,霜乃得能嗔。

罢曳木无守,虔刘不仁

枫衰山反本,石出水藏神。

浩叹吾其老,犹为逆旅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仁(bù rén)的意思:指不道德、不仁慈、不仁义的行为或态度。

出水(chū shuǐ)的意思:指水流涌出,形容水量充沛或水势汹涌。

得能(de néng)的意思:指能力高强,有才干。

反本(fǎn běn)的意思:违背本意、违背初衷

浩叹(hào tàn)的意思:形容感慨万分,发出长叹。

旅人(lǚ rén)的意思:指旅游中的人,也可泛指行人、路人。

逆旅(nì lǚ)的意思:逆旅指的是逆流而行的旅途,比喻走上与大多数人不同的道路,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

虔刘(qián liú)的意思:虔刘指虔诚而刚正。形容人非常虔诚而又正直。

水藏(shuǐ cáng)的意思:指隐藏、积聚起来的财富或力量。

为底(wéi dǐ)的意思:作为基础或根本。

注释
草:草木。
曾:曾经。
为:作为。
恶:罪过。
霜:霜雪。
乃:就。
得:能够。
能:能。
嗔:发怒。
罢:停止。
曳:拖拽。
木:树木。
无守:不再有。
虔刘:风雨肆虐。
风:风雨。
不仁:无情。
枫:枫叶。
衰:凋零。
山:山峰。
反本:显露出本质。
石:石头。
出:露出。
水:水面。
藏:隐藏。
神:神秘力量。
浩叹:深深感叹。
吾:我。
其:已经。
老:老去。
犹:仍然。
逆旅人:漂泊的旅人。
翻译
草木曾经何罪过,霜雪却能发怒来惩罚。
停止了拖拽树木,风雨不再有怜悯之心。
枫叶凋零显山之本色,石头露出水面隐藏神秘力量。
我深深感叹自己已老去,仍然如同一个漂泊的旅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的《冬景感怀》,通过对冬季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感慨的深沉思考。

首句“草曾为底恶”,以草的枯萎象征生命的衰败,暗示了自然界的无情变迁;“霜乃得能嗔”则以霜的严寒和冷酷,比喻岁月的严苛和人生的艰辛。接下来,“罢曳木无守”形象地写出了树木在寒冬中失去生机,难以坚守的状态;“虔刘风不仁”则进一步描绘了风吹落叶的残酷景象,暗指世事无常,人事如梦。

“枫衰山反本”描绘了枫树凋零后,山体露出原本的面貌,寓言生命褪去繁华后的质朴;“石出水藏神”则通过石头在水中显现,暗示了深藏不露的智慧或精神力量。最后两句“浩叹吾其老,犹为逆旅人”,诗人感叹自己年华已逝,如同行走在人生的旅途上,虽老仍觉漂泊不定,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未知命运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借景抒怀,寓哲理于自然之中,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曾丰
朝代:宋

(1142—?)乐安人,字幼度。孝宗乾道五年进士。以文章名。累官知德庆府。晚年无意仕进,筑室称樽斋,以诗酒自娱。有《缘督集》。
猜你喜欢

秀州曲·其二

燕来春笋似纤纤,细拨银筝向酒帘。

一唱杨花人尽醉,阿侬情比月波甜。

(0)

贫居口占·其三

彫胡饭共露葵香,白发清斋苦北堂。

疏磬泠泠花架下,春来强健佛声长。

(0)

龟峰白云·其二

东望辽阳泪并流,翩翩归鹤向浮丘。

白云终古随魂气,飞作天南一片秋。

(0)

咏吹笛者

惊鸿不似似行云,日夕含香笑语芬。

应是绿珠高弟子,笛声吹出舞明君。

(0)

赠单翁·其七

已得长生赖酒杯,素书时为少年开。

老人岂必鹰扬去,令子行当虎步来。

(0)

陈村口号·其五

花气如烟咫尺迷,诗人复在浣花溪。

崙山子建名双著,后起风流欲与齐。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