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哈密三首·其二》
《哈密三首·其二》全文
清 / 李銮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东接敦煌郡,南连吐鲁番

咽喉月窟衣带河源

日影春城黯,风声戍角喧。

太平无绝檄,中外屏藩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敦煌(dūn huáng)的意思:敦煌是指中国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的简称,也指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是中国著名的古代艺术宝库,以其精美的壁画和雕塑而闻名于世。

风声(fēng shēng)的意思:风声指的是风吹过的声音,也比喻传言、谣言等。

河源(hé yuá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根源或起源。

屏藩(píng fān)的意思:指挡在前方,起到阻挡或保护作用的屏障。

日影(rì yǐng)的意思:日影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太阳光照射到物体上形成的影子。

戍角(shù jiǎo)的意思:指军队在戍守边境时,角楼上的哨兵能够观察到边界的情况。比喻处于最前沿的防守位置,能够洞察事态发展。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无绝(wú jué)的意思:没有终止,永不停止

咽喉(yān hóu)的意思:指喉咙或咽喉部位。

衣带(yī dài)的意思:比喻亲密无间的关系。

月窟(yuè kū)的意思:指非常深远、难以到达的地方或境地。

中外(zhōng wài)的意思:指国内外,中外相对。

吐鲁番(tǔ lǔ fān)的意思:指人心胸狭窄,不肯容忍别人的过失或错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哈密地区的地理环境与边塞风情,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边疆特色。

首联“东接敦煌郡,南连吐鲁番”,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哈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它位于东西交通要道上,连接着敦煌与吐鲁番两个重要的地区,显示出其在古代丝绸之路中的战略地位。

颔联“咽喉通月窟,衣带俯河源”,进一步强调了哈密作为交通咽喉的重要性,同时将哈密与月窟(古代西域地名)相联系,形象地描绘了其在连接东西方文化与贸易交流中的关键作用。而“衣带俯河源”则通过比喻,生动地展现了哈密与河流源头的密切关系,暗示了其自然环境的独特性。

颈联“日影春城黯,风声戍角喧”,描绘了一幅边塞特有的景象。日影黯淡,可能是因为边塞之地气候干燥,阳光直射,或是因为边防的紧张氛围使得人心惶惶。风声与戍角的喧嚣,既表现了边塞的宁静与生机并存,也暗示了边防的警戒与战备状态。

尾联“太平无绝檄,中外一屏藩”表达了对哈密地区和平稳定的美好祝愿。在这样的环境下,无需频繁的军事行动,边境如同屏障一般守护着内外的安宁,象征着边疆的稳定与国家的安全。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哈密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地位,还蕴含了对边疆和平稳定的深切期盼,体现了诗人对边疆安全与稳定的重视。

作者介绍

李銮宣
朝代:清

(?—1817)清山西静乐人,字伯宣,号石农。乾隆五十五年进士。初由刑部郎累擢云南按察使,以谳狱失当谪戍。后官至云南巡抚。有《坚白石斋集》。
猜你喜欢

张道士山房·其三

十日连江雨不休,雨声随处种闲愁。

搴帘欲待晴时去,不为春寒不下楼。

(0)

题院画二首·其一

翩翩白马紫丝缰,驰过弯堤十里长。

千树桃花万株柳,前头宫殿是昭阳。

(0)

舟中偶成·其二

抱琴循水路转,曳杖看山日斜。

短屐蹑残莎草,小桥流出桃花。

(0)

郭外

置酒命交游,巾车向城郭。

徘徊空野外,乐绪翻萧索。

凉风变云日,白露惊川薄。

秋水增烟雾,衰林半摇落。

良时一若此,人生讵如昨。

援琴写哀弄,停觞罢欢酌。

愧彼忘情者,孤悰似无托。

(0)

诸将入朝歌十二首·其二

大将龙旗朝帝京,至尊亲遣贵臣迎。

侍中独领嫖姚部,战马皆归龙虎营。

(0)

黄山杂诗十首·其七

园庐春欲至,岁事此伊始。

采芳入层云,散发不及理。

蚕眠桑柘繁,土膏农务起。

龙斗未敢闻,巢父正洗耳。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