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冷苔生晕,风高竹度凉。
《题清泠轩》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幽深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首句“石冷苔生晕”,以“石冷”点明环境的清冷,加之“苔生晕”这一细节,不仅渲染了环境的湿润与生机,更添了几分古朴与宁静。这里的“晕”字,形象地描绘出苔藓在石头上生长时所呈现的模糊边缘,仿佛是大自然的柔和之光。
次句“风高竹度凉”,则将视角转向了竹林。通过“风高”二字,营造出一种清爽的氛围,而“竹度凉”则直接表达了竹林在微风中的清凉感受,仿佛能听到竹叶轻轻摇曳的声音,感受到一丝丝凉意。
后两句“道人何处去,春色半沧浪”,则将画面引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里,“道人”指的是隐士或修行之人,他们的离去,似乎带走了某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智慧。而“春色半沧浪”,则以“春色”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与“沧浪”(即长江)的广阔与深邃形成对比,暗示着即便是在繁华与宁静之间,也有着无尽的探索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既有对静谧自然的赞美,也蕴含着对人生道路的探索与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