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夜(bái yè)的意思:指白天和夜晚都没有休息或休息时间很短的情况。
潮平(cháo píng)的意思:指潮水平静,形容局势平息或争端解决。
城隅(chéng yú)的意思:指被困在城墙角落的人,比喻处境困难,无法脱身。
芳兰(fāng lán)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品质。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江路(jiāng lù)的意思:指江河的航道,也比喻人生道路。
两岸(liǎng àn)的意思:指海峡两岸,特指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
平两(píng liǎng)的意思:指平分两份或平均分配。
树声(shù shēng)的意思:指风吹树叶发出的声音,比喻传闻或谣言。
戍鼓(shù gǔ)的意思:指在戍守边疆时,夜晚鼓声传达警戒信息。比喻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水际(shuǐ jì)的意思:指水与陆地的交界处,也用来形容两种不同事物的交界处。
所期(suǒ qī)的意思:所期指的是期望、盼望的意思。
月白(yuè bái)的意思:形容月光洒在地面上,犹如白色的光线。
舟人(zhōu rén)的意思:指船上的人,也指船家或船夫。
- 鉴赏
这首《夜泊有怀》由明代诗人于慎行创作,描绘了夜晚泊舟时的宁静与思绪。
首句“月白夜将阑”,以月色之白和夜幕之将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潮平两岸宽”一句,通过描述水面的平静与两岸的开阔,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辽阔。
“倚舟人语静”描绘了舟中人物在月光下轻声交谈的情景,静谧之中透着人情味。“过雨树声寒”则通过雨后树木的声音,暗示了一种清冷的氛围,仿佛是自然界的低语,与人的对话相映成趣。
“戍鼓城隅觅”和“船灯水际看”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角度,展现了夜晚的不同景象。戍鼓的声音在城角回荡,似乎在诉说着边关的寂静与守护者的孤独;而远处船上的灯火,在水面上闪烁,为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温暖与希望。
最后,“所期江路迥,何处采芳兰”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郁。在这遥远的江路上,诗人或许在思考着人生的意义,以及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芳兰——那可能是理想、追求或是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场景,同时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思,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过乖崖堂
平生乖崖公,及此拜仿像。
凛然风埃外,馀子避英爽。
忆公昔正色,抗论指邪枉。
念当绝其根,所畏日滋长。
晴空轰雷霆,下土走魅魍。
云何廊庙姿,半世江海上。
徒令治郡声,迄今满天壤。
论相危及公,亦岂坐倔彊。
嗟哉彼隘俗,利欲扼其吭。
闻公卓绝风,吐舌仍傥恍。
岂知古之人,事业系所养。
临机随手应,如爬适苛痒。
李侯亦高世,希踪自畴曩。
万里见丹青,高堂辟虚敞。
琅琅壁间记,读者兴慕仰。
我来岁云莫,霜林振馀响。
叹息重徘徊,题诗诏吾党。
送宇文正甫
重来能复几旬馀,临水登山又送渠。
夜雨已知农事好,春寒未放小桃舒。
眼前佳处应难尽,别后书来讵可疏。
我亦相将归旧隐,杖藜时复访楼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