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君白头吟》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读 文 君 白 头 吟 宋 /萧 澥 不 雇 此 身 轻 夜 驰 ,晚 年 吟 苦 亦 奚 为 。从 来 簪 折 瓶 沈 事 ,已 在 双 鬟 暗 合 时 。
- 注释
- 不顾:不考虑。
此身:自身。
轻夜驰:不顾一切地疾驰。
晚年:老年。
吟苦:吟诗辛苦。
奚为:为何,有什么意义。
从来:自古以来。
簪折:簪子折断。
瓶沈:瓶子沉没(比喻命运坎坷)。
事:事情。
双鬟:两个发髻,这里指代女子。
暗合:隐含地符合,暗示。
- 翻译
- 不顾一切在夜晚疾驰,晚年辛苦又为了什么呢。
自古以来,簪断瓶沉的遭遇,早已在双鬟交错的时刻预示了结局。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萧澥的《读文君白头吟》,通过对卓文君晚年吟唱诗歌的描绘,表达了对文君不顾一切追求爱情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她人生的坎坷与辛酸。"不顾此身轻夜驰",形象地刻画出文君不顾一切追求爱情的决心,即使深夜出行也在所不惜。"晚年吟苦亦奚为",则表达了诗人对文君晚景凄凉、生活艰辛的同情,以及对诗歌作为她情感寄托的感慨。"从来簪折瓶沈事,已在双鬟暗合时",通过"簪折瓶沉"的典故,暗示了文君命运多舛,连日常用品都成为生活的象征,而她的悲剧早在年轻时与司马相如的结合中就已经注定。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深意,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鸠
小轩夏云半,嘉荫诚清绝。
疏帘隔尘嚣,翠簟含冰雪。
何来鸣鸠声,得得出林樾。
拂羽过春时,唤霖当夏月。
物各有天性,人自生分别。
何喜噪檐鹊,何愁杜鹃血。
何劳布谷催,何悲乌夜咽。
而我闻鸠鸣,亦复怡然悦。
卜雨惬我情,稍解心中结。
庚申秋日经筵
皎日丽中天,金风拂细旃。
右文遵旧制,典学重经筵。
为进邦家彦,爰咨经史诠。
探渊思汲古,望道未忘筌。
制事应惟义,执中犹在权。
心恒期洞洞,志每厉乾乾。
缅想万民上,端资百尔贤。
周行须示我,莫谩颂丰年。
命妇索绰罗氏年一百三岁矣其子孙皆多寿五世一堂信人瑞也万寿节扶掖入见喜而有作
淑范能修四德贤,饮和犹占万民先。
百龄瑞庆传都下,五代孙曾绕膝前。
天上拜恩沾雨露,人间不老即神仙。
更期寿世多黄耋,共乐升平大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