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遇(bù yù)的意思:没有遇到好机会或好运气。
长啸(cháng xiào)的意思:指高声长时间地吹口哨或吹号角等发出的声音
东坡(dōng pō)的意思:指杜甫和苏轼这两位唐宋文学家,也泛指文学才子、文化名人。
发源(fā yuán)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源头。
高秋(gāo qiū)的意思:指秋天的季节非常美好,天空高远而明朗,气候宜人。
慌忽(huāng hū)的意思:匆忙、急促、慌乱的样子。
江水(jiāng shuǐ)的意思:指江河水流,多用来比喻事物的发展变化。
精灵(jīng líng)的意思:形容聪明灵活,机智敏捷的人。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上溯(shàng sù)的意思:向上寻找,追溯到源头。
汤汤(shāng shāng)的意思:形容水流涌动、汹涌澎湃的样子。
我家(wǒ jiā)的意思:指自己的家庭、家庭成员或家族。
无限(wú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界限,没有尽头或止境。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下游(xià yóu)的意思:指河流或水系的下方,也可比喻事物或地位的低下或次要。
一长(yī ch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方面具有突出的才能、技能或成就。
照见(zhào jiàn)的意思:看到,见到
知我(zhī wǒ)的意思:了解我自己
之江(zhī jiāng)的意思:指朝着江河的方向前进,比喻人努力向前,勇往直前。
中流(zhōng liú)的意思:处于中间位置,居于中间地位。
- 鉴赏
这首诗《过赤壁下》由清代诗人范当世所作,通过诗人对历史人物苏轼的追忆与自我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体的孤独感。
首句“江水汤汤五千里”,以磅礴的江水起笔,描绘出广阔壮丽的自然景象,为后续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宏大的背景。接着,“苏家发源我家收”一句,巧妙地将个人命运与历史人物苏轼相联系,暗示了诗人与苏轼之间的情感共鸣与精神传承。
“东坡下游我上溯,慌忽遇之江中流”两句,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穿越时空,与苏轼在心灵深处相遇的情景。这种相遇并非现实中的邂逅,而是精神上的共鸣,体现了诗人对苏轼作品的深刻理解和对苏轼人格魅力的向往。
“不遇此公一长啸,无人知我临高秋”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体验。诗人感叹于没有遇到苏轼时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以及在面对自然美景时无人分享的遗憾。这不仅是对苏轼的怀念,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白,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最后,“公之精灵抱明月,照见我心无限愁”两句,以苏轼的“精灵”象征其超凡脱俗的精神世界,而“抱明月”则寓意着苏轼的智慧与光明。这两句不仅赞美了苏轼的精神境界,也表达了诗人渴望能像苏轼一样,拥有超越世俗的智慧与情感,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愁与困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自我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苏轼作品的深刻理解与个人情感的深度挖掘,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共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瑞鹤仙.四月六日出都,小憩芦沟桥偶述
柳丝征袂绾。试锦羽初程,玉骢犹恋。铜街佩声远。
向天边回首,故人如面。藤阴翠晚。
但怪得、琴尊梦短。
有游蜂、知我心期,刚是褪红曾见。还看。
珠巢题字,墨晕初乾,酒痕微泫。
晴云乍展,春已在,驿桥畔。
问柔波一样,仙源流下,为底人间较浅。
要重寻、京邑尘香,素襟漫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