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松欹岸出,古庙背河开。
丹徒谁道远,一眺正悠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行者路过古庙的景象。开篇“地迥人烟寂,山盘水势回”,展示了一个幽静的自然环境,其中“迥”字生动形容了远离尘嚣的人烟,“盘”字则描绘出蜿蜒曲折的山势与流水。
接着“怪松欹岸出,古庙背河开”,诗人笔触到了景物之中最为奇特和引人注目的部分——那是生长在岸边、形状奇异的松树,以及被历史沉淀而显得庄严肃穆的古庙,它们似乎与河流之间有着某种默契。
“晚色催征棹,斜阳恋去桅”一句,则转向了时间的流逝和旅人的情感。夕阳西下,行者必须启程,而那斜倚的阳光仿佛在桅杆上恋恋不舍,这里表达了一种对即将到来的夜色和未知旅途的无奈与期待。
最后,“丹徒谁道远,一眺正悠哉”诗人以问句形式表达了自己对于行程长度的质疑,以及在环顾四周景致之后所感到的那份悠然自得。这里的“一眺”意味着诗人在短暂停留中对周遭景色的细细品味,而“悠哉”则是心态上的放松和愉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旅途中的感慨与情趣,以及在面对自然美景时内心的平静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