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培使高,役重多徬徨。
因卑开水田,既可种稻粳。
其土取益堤,事半功倍偿。
倍偿(bèi cháng)的意思:倍数地偿还或补偿。
测量(cè liáng)的意思:用工具或方法来确定物体的尺寸、数量或程度。
筹策(chóu cè)的意思:
亦作“ 筹筴 ”。1.竹码子。古时计算用具。《老子》:“善数不用筹策。” 高亨 正诂:“筹策,古时计数之竹筳也。”
(2).犹筹算。谋划;揣度料量。《战国策·魏策四》:“大王已知 魏 之急而救不至者,是大王筹筴之臣无任矣。”《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论》:“ 孙子 筹策 庞涓 明矣,然不能蚤救患於被刑。”《南齐书·祖冲之传》:“加以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氂,心穷筹筴,考课推移,又曲备其详矣。”
春融(chūn róng)的意思:春天来临,冰雪融化。
得不(dé bù)的意思:表示非常容易或者非常可能发生某种情况或结果。
规度(guī dù)的意思:指按照规章制度行事,遵循规范标准。
过为(guò wéi)的意思:过分、过度地做某事
何不(hé bù)的意思:表示提出建议或劝告,意思是为什么不去做某件事情。
将命(jiāng mìng)的意思:指以生命为代价,冒着生命危险去做某件事情。
近乎(jìn hu)的意思:极其接近或几乎达到某种程度
经过(jīng guò)的意思:经历、经验、经过某个地方或经过某个事件。
久长(jiǔ cháng)的意思:长时间的,长久的
沮洳(jù rù)的意思:失望、沮丧
开水(kāi shuǐ)的意思:指烧开的水,也用来比喻事情已经做好或已经准备好。
凉水(liáng shuǐ)的意思:凉水指的是温度适宜的水,也用来比喻没有热情或者冷漠的态度。
两旁(liǎng páng)的意思:指在某个中心物体或场景的两侧。
泥泞(ní nìng)的意思:形容道路或地面湿滑、泥泞。
泉源(quán yuá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本来源或根本原因。
水乡(shuǐ xiāng)的意思:指水道纵横、水系发达的乡村或地区。
水田(shuǐ tián)的意思:水浸田地,指庄稼生长茂盛的田地。
水衡(shuǐ héng)的意思:用水来称量,比喻用公正的标准来衡量事物。
行旅(xíng lǚ)的意思:指行走旅行。
行将(xíng jiāng)的意思:即将发生或接近发生的事情。
洲渚(zhōu zhǔ)的意思:洲渚指的是江河湖泊中的小岛和浅滩,也比喻处境孤立、无助无依。
事半功倍(shì bàn gōng bèi)的意思:做事情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少,却能取得更大的成果。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凉水》。诗中描绘了对凉水地区水利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首句“丰台接凉水,沮洳皆水乡”,开篇点明地点,凉水地区地势低洼,多沼泽,自然条件复杂。接着“一堤十里遥,洲渚带两旁”描述了凉水地区广阔的景象,一条长堤延伸十里,洲渚环绕,景色壮丽。
“春融积泥泞,行旅颇有妨”指出春季融雪时,道路泥泞不堪,给过往行人带来不便。接下来“何不培使高,役重多徬徨”提出疑问,为何不通过提高堤坝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又担心工程浩大,劳民伤财。
“经过为筹策,略得不费方”表明作者认为应该经过仔细规划,找到既能解决问题又经济实惠的方法。接着“因卑开水田,既可种稻粳。其土取益堤,事半功倍偿”提出具体建议,即在低洼处开垦水田,既能种植水稻和粳米,又能利用这些土地的泥土加固堤坝,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泉源近乎遥,输溉期久长。行将命水衡,规度周测量”强调了水源的重要性,并表示将派遣官员去实地考察,制定详细的灌溉计划,确保长期有效的水资源管理。
整首诗体现了乾隆皇帝对水利建设的重视和深入思考,以及对改善民生、促进农业发展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