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中 和 后 一 日 吴 门 阻 雪 距 春 分 才 三 日 宋 /曹 彦 约 梅 容 惨 不 竞 ,乌 语 噤 无 声 。二 月 朔 已 告 ,三 日 春 当 分 。寒 馀 凌 暖 律 ,雪 后 更 同 云 。但 恐 严 凝 误 ,阳 和 欲 奏 勋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竞(bù jìng)的意思:不争斗,不争夺。
二月(èr yuè)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气候逐渐转暖。
鸟语(niǎo yǔ)的意思:指言辞晦涩难懂,像鸟语一样难以理解的语言。
暖律(nuǎn lǜ)的意思:指温暖和善的法律法规。
三日(sān rì)的意思:指短时间内,只有三天的时间。
同云(tóng yún)的意思:指同一个云彩,形容人们志趣相投,情投意合。
无声(wú shēng)的意思:没有声音或没有发出声音。
严凝(yán níng)的意思:形容严肃、庄重,不动声色。
阳和(yáng hé)的意思:指阳光明媚、和暖的天气。也形容人与人之间和睦友好。
月朔(yuè shuò)的意思:指月初,月亮刚出来的时候。
- 注释
- 梅:梅花。
容:容貌,这里指梅花的状态。
惨:凋零,衰败。
竞:争艳,竞相开放。
鸟语:鸟儿的鸣叫声。
噤:停止。
朔:农历每月初一。
已告:已经预告。
春当分:春天即将开始。
寒馀:寒冷之余,残留的寒意。
凌:超过,压制。
暖律:温暖的季节规律。
雪后:下雪之后。
同云:与云层混为一体,形容天色阴沉。
但恐:只怕,担心。
严凝:严寒凝滞。
阳和:温暖的阳光。
奏勋:施展功绩,带来温暖。
- 翻译
- 梅花凋零不再争艳,鸟儿的歌声也悄然停止。
二月初一已经预告,三日后春天应当来临。
寒冷余威仍压过温暖的节律,雪后天空更与云层融为一体。
只担心严冬的凝滞会耽误,春阳即将施展它的功绩。
-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早春时节吴门(苏州一带)被大雪阻隔的景象。诗人以梅花凋零、鸟儿停止鸣叫来渲染冬末春初的寒冷氛围,展现了季节转换中的寂静与凄冷。"二月朔已告"说明尽管春天的脚步临近,但此时仍是严冬,"三日春当分"则强调距离春分只有三天,暗示着春天的到来近在咫尺。
"寒馀凌暖律"进一步描述了余寒未消,冷气压过温暖的气息,而"雪后更同云"则形象地描绘了大雪过后天空阴沉如云的景象。诗人担心这样的严寒会延误春天的到来,但他相信阳和(温暖的阳光和春气)终将战胜严寒,显示出对春天复苏的期待和信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令变迁的敏感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同时也流露出对春天早日到来的期盼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画屏秋色·其二九日登阁
雨后烘晴日。凭槛望、万井烟光如织。
击筑声沉,金台砌冷,依然秋色。
檀树影参差、正满目觚棱丹碧。都付与、登高客。
看丛菊郊原,夕阳宫阙,可有柴桑送酒,龙山邀屧。
寂历。风烟似昔。空搔首、古今陈迹。
江天组练,水犀楼橹,何时休息。
碣石馆重开谈天、又见词人集。题遍乌丝斑笔。
群醉向垆头,千载旗亭无恙,点缀河山萧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