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舒有良匠,铸此佳样成。
- 注释
- 龙舒:地名,指龙舒县。
良匠:技艺高超的工匠。
佳样:精美之作。
立作:塑造。
菌蠢势:菌菇般的形态。
煎为:煮沸成为。
潺湲声:流水声。
草堂:简陋的房屋。
暮云:傍晚的云层。
松窗:松木窗户。
残雪:残留的雪光。
勺复茗:用勺子再倒一杯茶。
野语:野外的声音,这里指鸟鸣。
逾清:更加清脆。
- 翻译
- 龙舒地方有一位技艺高超的工匠,打造出了这件精美的作品。
它被塑造成菌菇般的形态,煮沸后发出如同流水般的声音。
傍晚时分,草堂笼罩在阴沉的暮云之下,松木窗户透出残存的雪光。
此刻,我用小勺品茶,野外的鸟鸣声显得更加清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田园生活图景。开头两句“龙舒有良匠,铸此佳样成。立作菌蠢势,煎为潺湲声。”写的是一位工匠在龙舒地区制作了一个精美的茶鼎,这个茶鼎不仅外形优雅,而且煮水时发出悦耳的潺湲之声。这里通过对器物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古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工艺造诣的欣赏。
接下来的两句“草堂暮云阴,松窗残雪明。”则转入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诗人在自己的草堂里,享受着傍晚时分的宁静,外面是弥漫的云雾,而室内则有松叶之旁留存的残雪清晰可见。这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一个冬日的幽深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最后两句“此时勺复茗,野语知逾清。”表达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品茶的乐趣。诗人用勺子重新煮了一次茶水,这个动作不仅是对生活的一种享受,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洗涤。而“野语”则指的是远处传来的闲谈声息,虽然模糊,但在这样的清净环境中,却也显得格外清晰。这里通过对品茶过程的描绘,以及对周围环境声音的捕捉,展现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宁静生活态度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精致的物象和生动的自然景色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喜爱,以及在忙碌生活中寻找的一丝宁静。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服椒法歌
青城山老人,服椒得妙诀。
年过九十馀,貌不类期耋。
再拜而请之,忻然为我说。
蜀椒贰斤净,解盐六两洁。
糁盐慢火煮,煮透滚菊末。
初服十五圆,早晚不可辍。
每月渐渐增,累之至二百。
盐酒或盐汤,任君意所歠。
服及半年间,胸膈微觉塞。
每日退十圆,还至十五粒。
俟其无碍时,数复如前日。
常令气熏蒸,否则前功失。
饮食蔬果等,并无所忌节。
一年效即见,容颜顿悦泽。
目明而耳聪,须乌而发黑。
补肾轻腰身,固气益精血。
椒温盐亦温,菊性去烦热。
四旬方可服,服之幸毋忽。
逮至数十年,功与造化埒。
耐老更延年,不知几岁月。
嗜欲若能忘,其效尤卓绝。
我欲世人安,作歌故怛切。
《服椒法歌》【宋·陈晔】青城山老人,服椒得妙诀。年过九十馀,貌不类期耋。再拜而请之,忻然为我说。蜀椒贰斤净,解盐六两洁。糁盐慢火煮,煮透滚菊末。初服十五圆,早晚不可辍。每月渐渐增,累之至二百。盐酒或盐汤,任君意所歠。服及半年间,胸膈微觉塞。每日退十圆,还至十五粒。俟其无碍时,数复如前日。常令气熏蒸,否则前功失。饮食蔬果等,并无所忌节。一年效即见,容颜顿悦泽。目明而耳聪,须乌而发黑。补肾轻腰身,固气益精血。椒温盐亦温,菊性去烦热。四旬方可服,服之幸毋忽。逮至数十年,功与造化埒。耐老更延年,不知几岁月。嗜欲若能忘,其效尤卓绝。我欲世人安,作歌故怛切。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667c67fe2efd80158.html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