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寒食》
《寒食》全文
宋 / 韦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春来二十日寒气棱棱

万甲殊未坼,新雷徒已曾。

山禽鸣瑟缩,道马凌兢

节候无惊异,江南旧所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道马(dào mǎ)的意思:指道路通畅,马匹奔腾。形容交通便利,畅通无阻。

寒气(hán qì)的意思:指寒冷的气息或寒冷的气候。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节候(jié hòu)的意思:指节气的变化和天气的转暖。

棱棱(léng léng)的意思:形容物体的边缘锐利或有棱有角。

凌兢(líng jīng)的意思:形容非常谨慎小心,充满紧张和担忧。

马足(mǎ zú)的意思:形容马跑得非常快。

鸣瑟(míng sè)的意思:比喻文人雅士对自己的才华感到自豪和骄傲。

气尚(qì shàng)的意思:指品味、气质高尚,形容人的风度和修养非常出众。

瑟缩(sè suō)的意思:形容因害怕、紧张或寒冷而身体或心灵收缩。

山禽(shān qín)的意思:山禽指的是栖息在山中的禽鸟,用来比喻人在逆境中坚韧不拔,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

十日(shí rì)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只有短短的十天。

新雷(xīn léi)的意思:指新鲜的事物或观念带来的震撼和刺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初至,寒气犹存的景象。诗人韦骧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去春来的自然变化,以及寒意未尽时的万物生长状态。

首句“春来二十日,寒气尚棱棱”点明时间与气候特点,春已至二旬,但寒气依旧凛冽,形象地描绘出初春时节特有的冷峻氛围。接下来,“万甲殊未坼,新雷徒已曾”两句,通过“万甲”这一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大地尚未完全苏醒的状态,即使新雷已经响起,也未能彻底驱散冬日的寒冷。这里,“万甲”指的是大地上的万物,新雷“徒已曾”则暗示了春雷虽响,但并未能带来足够的温暖,万物的复苏还需时日。

“山禽鸣瑟缩,道马足凌兢”进一步描绘了寒气未消时的自然景象。山中的鸟儿因寒冷而鸣叫得瑟缩不已,道路旁的马蹄在冰冻的地面上显得格外谨慎。这两句通过动物的行为细节,细腻地展现了环境的寒冷与生命的敏感。

最后,“节候无惊异,江南旧所称”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对江南地区春寒料峭现象的熟悉与理解。这里的“节候”,既指季节的变化,也暗含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顺应。全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敏锐洞察。

作者介绍
韦骧

韦骧
朝代:宋   字:子骏   籍贯:钱塘   生辰:公元一0五三年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始至京师姚元白黎惟敬携酒夜过得春字

斗酒偏能载,新丰问旅人。

烟花三月暮,冠盖五陵春。

慷慨曾看剑,浮沉但饮醇。

他宵青琐直,何处望清尘。

(0)

送李伯承四首·其三

良会不可常,杂英满瑶席。

四座蔼冠簪,夫君独迁谪。

伊余承末交,绸缪暂昕夕。

未罄欢豫悰,遽惨关山色。

关山去何之,繁忧未能醳。

挥袂自此分,居人转悽恻。

(0)

天湖亭早梅

九月天湖湖水涯,霜侵铁干影横斜。

岭头想是春先到,已见西樵第一花。

(0)

宫怨和叶文学四首·其三

金屋沉沉积雪光,卧听宫漏近南廊。

月华若向方诸照,应为长门滴数行。

(0)

送陈大赴清远兼寄杨维舟

寺里题名杨柳新,君游中宿更逢春。

遥知杨子谈经处,共向山阿忆美人。

(0)

南浦驿送少室山人之襄阳二首·其一

嵩少何年出,遥寻庞德公。

宁知高士宅,只在鹿门中。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