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锡南游久未归,北蓝清胜与谁期。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师(ā shī)的意思:指对师长极其尊敬,言谈举止恭敬有礼。
飞锡(fēi xī)的意思:形容人的声望高、名声远播。
横经(héng jīng)的意思:指横跨经度,横贯东西。
机杼(jī zhù)的意思:指纺织的机器中的主要部件,比喻事物的核心或关键。
静坐(jìng zuò)的意思:指保持安静、不动、不说话或不做任何动作的状态。
辘轳(lù lu)的意思:比喻事物重复循环,不断重复而无法解脱。
漫题(màn tí)的意思:指因为话题广泛或者没有明确的目标而进行无目的性的谈话或讨论。
思酌(sī zhuó)的意思:思考和斟酌。
吟风(yín fēng)的意思:指吟咏风景、吟诗作赋等艺术活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探访翠贞庵,却未能遇到隐士晦之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晦之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庵中环境的细致观察。
首联“飞锡南游久未归,北蓝清胜与谁期”,以“飞锡”这一佛教术语开篇,暗示了晦之的行踪不定,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晦之的期待之情。然而,“久未归”和“与谁期”的疑问,又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失落感。
颔联“明窗但见横经处,静坐还思酌茗时”,描绘了庵内的宁静景象。明窗下,只见横放着经书,诗人静坐其间,心中仍回想着与晦之一起品茗交谈的时光。这里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对往昔相聚的怀念。
颈联“独诵隔林机杼句,漫题渴井辘轳诗”,进一步展示了庵中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情感状态。诗人独自在林间诵读着晦之留下的诗句,仿佛能听到那辘轳汲水的声音,心中充满了对晦之的思念。这一联通过声音的描绘,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的深度。
尾联“翠贞庵外千竿竹,啸月吟风待阿师”,将目光从庵内转向庵外,千竿翠竹在月光下摇曳生姿,似乎在等待着晦之的到来。这一景象既是对晦之归来的期盼,也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和谐自然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