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酒既竭,嘉宾既悦,应为之节。
礼酒既罄,嘉宾既醒,雅为之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作品,名为《补周礼九夏系文·九夏歌九篇(其八)》。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三次提及“礼酒”的不同状态,展现了一场宴席活动的全过程。
"礼酒既酌,嘉宾既厚,牍为之奏。" 这句话描绘的是宴会开始时的情景,主人已经倒好酒,贵客云集,气氛隆重,乐师开始演奏音乐,为宴会增添了愉悦的氛围。
"礼酒既竭,嘉宾既悦,应为之节。" 随着宴会的进行,酒已经喝得差不多了,宾客们都非常高兴,诗人提醒主人应该注意适可而止,不要过度纵容,以保持整个活动的庄重与和谐。
"礼酒既罄,嘉宾既醒,雅为之行。" 最后一句表达的是宴会即将结束时的情形,所有的酒都已经喝完,宾客们也逐渐清醒过来,主人应该以文雅之举来结束这次聚会。
整首诗通过对“礼酒”状态的描写,不仅展示了古代宴席文化的精體,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节制和适度的认识。同时,这种以动作为线索,勾勒场景变化的艺术手法,使得诗歌流畅自然,富有韵味。
彭蠡古来称险绝,其间左蠡尤滕说。
两山对峙舟中行,白浪乘风昼翻雪。
都昌枯坐三日来,一日东风帆早开。
匡庐云外露轻碧,水如新镜无尘埃。
苍烟茫茫隔重浦,风力催帆更双橹。
行行指点落星湾,宛在中央手堪拊。
南康太守送我船,船头忽见瀑布泉。
飞流未便解肺渴,自觉清兴同神仙。
我今西南访黄鹤,一水之间望官阁。
棹歌起处天风长,行尽澄湖帆未落。
钱翁作诗冢,粤惟己巳年。
厥地乃旧游,山水相延缘。
翁诗出翁心,混混真源泉。
譬诸山泽臞,勤修欲成仙。
载赓阳春调,剩读秋水篇。
知音孰云少,三叹闻朱弦。
嗟予遇君晚,纵言及前贤。
官衔列水部,诗名亦由天。
投簪谢明主,瀼西视琴川。
点检手所笔,清兴常飘然。
天机忌独泄,穴置还幽玄。
行将化为石,万古存贞坚。
寻常有匡山,头白归青莲。
韬光伺来哲,古道君有焉。
层云黯黯愁春风,昨夜子规春树东。
客怀为此不肯醉,长途俗子来憧憧。
鸣笛考鼓摇旌旗,射福媒利神鬼丛。
乃知今日四月朔,光阴客子嗟飘蓬。
前溪妇女立欲渡,长裙短衫照溪红。
溪北亦有青衣士,倚阑注目停酒钟。
劝君不用苦伤春,春夏生意何淡浓。
北风十月吹老树,翻想此景不可逢。
二贤终日酒樽同,腾踏不学商山翁。
苍天无遣苍生穷,呜呼,苍天无遣苍生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