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言诗十章·其三》
《六言诗十章·其三》全文
魏晋 / 嵇康   形式: 六言诗

智慧有为法令滋章寇生。纷然相召不停。

大人玄寂无声。镇之以静自正。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人(dà rén)的意思:成年人,指年龄较大的人。

法令(fǎ lìng)的意思:法令是指国家或政府颁布的法律和命令。

无声(wú shēng)的意思:没有声音或没有发出声音。

玄寂(xuán jì)的意思:深奥无声、寂静无声的样子。

有为(yǒu wéi)的意思:有才能、有作为、有成就。

智慧(zhì huì)的意思:智慧指的是聪明才智和理性思维,是指人在认识、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智慧。

鉴赏

这首诗是嵇康的《六言诗十章(其三)》,其中蕴含着深远的哲理。"智慧用有为"一句,表达了对智慧应用的反思,似乎在探讨如何恰当地运用智慧去处理世间万物。紧接着的"法令滋章寇生"则描绘出法律条文如同滋润之水,使生命力旺盛生长的情景,但"寇"字也隐含了一丝不和谐的声音,可能是指规章制度中潜在的问题。

下一句"纷然相召不停"则是一幅忙碌的画面,每个人都被各种事务牵扯,不断地互相呼唤,没有片刻的停歇。这里反映了社会生活的繁忙与紧张。

而在这样的喧嚣中,"大人玄寂无声"却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大人不为外界所扰,保持着一种深远的宁静和淡泊。这一句彰显出诗人对于内心平和与精神自主的追求。

最后,"镇之以静自正"则是对上述种种现象的一种修养法门。通过内在的平静来使一切归于正道,这句话传达了一种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制动的心境和处世哲学。

整首诗展示了嵇康对于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以及个人如何在纷扰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衡与宁静。

作者介绍
嵇康

嵇康
朝代:魏晋   字:叔夜   籍贯: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西)

嵇(jī)康(224年—263年,一作223年—262年),字叔夜。汉族,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嵇康为曹魏宗室的女婿,娶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官至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隐居不仕,屡拒为官。因得罪钟会,遭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时年四十岁。
猜你喜欢

谒金门·何处所

何处所。
门外冷云堆浦。
竹里江梅寒未吐。
茅屋疏疏雨。
谁遣愁来如许。
小立野塘官渡。
手种凌霄今在否。
柳浪迷烟渚。

(0)

如梦令·叠嶂晓埋烟雨

叠嶂晓埋烟雨。
忽作飞花无数。
整整复斜斜,来伴南枝清苦。
日暮。
日暮。
何许云林烟树。

(0)

浣溪沙 书虞元翁画

水榭风微玉枕凉。
牙床角簟藕花香。
野塘烟雨罩鸳鸯。
红蓼渡头青嶂远,绿萍波上白鸥双。
淋浪淡墨水云乡。

(0)

菩萨蛮·西风簌簌低红叶

西风簌簌低红叶。
梧桐影里银河匝。
梦破画帘垂。
月明乌鹊飞。
新愁知几许。
欲似丝千缕。
雁己不堪闻。
砧声何处村。

(0)

菩萨蛮·谁能画取沙边雨

谁能画取沙边雨。
和烟澹扫蒹葭渚。
别岸却斜晖。
采莲人未归。
鸳鸯如解语。
对浴红衣去。
去了更回头。
教侬特地愁。

(0)

小重山·谁向江头遣恨浓

谁向江头遗恨浓,碧波流不断,楚山重。
柳烟和雨隔疏钟。
黄昏后,罗幕更朦胧。
桃李小园空,阿谁犹笑语,拾残红。
珠帘卷尽夜来风。
人不见,春在绿芜中。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