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安邸中即事且谢诚斋惠诗十二首·其十二》
《临安邸中即事且谢诚斋惠诗十二首·其十二》全文
宋 / 袁说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男儿弧矢四方居,何以家为莫念渠。

打扑精神希一遇,书来不必何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必(bù bì)的意思:不需要;没有必要

打扑(dǎ pū)的意思:形容行动迅猛,快速而有力。

何以(hé yǐ)的意思:为什么,怎么,用什么方法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弧矢(hú shǐ)的意思:指箭或弓弦所形成的弧形。

精神(jīng shen)的意思:指人的意志力、毅力和精神状态。

男儿(nán ér)的意思:指成年男子,也表示男子的气概和勇气。

四方(sì fāng)的意思:四个方向,指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翻译
男子汉志在四方,何谈安家,别总挂念着他。
他的拼搏精神难得一见,收到书信也不必询问他的近况如何。
注释
男儿:指有志气的男子。
弧矢:弓箭,象征远大的志向和追求。
四方:天下各地,形容广阔无垠。
居:居住或生活。
何以:为什么。
家为:为了家庭。
莫念:不要总是想念。
渠:他,指前文提到的男子。
打扑:搏击,比喻努力奋斗。
精神:意志和品质。
希:少有,难得。
一遇:一次相遇,这里指难得一见。
书来:收到书信。
不必:不需要。
问:询问。
何如:怎么样,近况如何。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所作的《临安邸中即事且谢诚斋惠诗十二首》中的第十二首。诗的内容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男儿志向的理解和对朋友赠诗的感谢。"男儿弧矢四方居"描绘了男儿志在四方,追求广阔天地的生活态度;"何以家为莫念渠"进一步强调了男儿不应过于牵挂家庭,而应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和理想。"打扑精神希一遇"暗指诗人期待能有一次施展才华的机会,"书来不必问何如"则表达了对朋友来信的感激,表示收到诗作后无需详细询问内容,已知其佳。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豪放洒脱的人生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个人抱负的追求和实现愿望的渴望。

作者介绍

袁说友
朝代: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猜你喜欢

戊申年七夕五绝·其二

明河左界鹊南飞,汉苑高楼正曝衣。

一夕匆匆停弄杼,谁将锦石暂支机。

(0)

霍元方见寄五言十二韵二首题鲍锡中疏懒钓鱼图遂成五言二十韵二首以答鲍霍二君子·其一

谁将疏懒写,三昧得天机。

游息惟林壑,冠裳只布韦。

神清含俊逸,笔古造精微。

遐想随时倦,幽栖与世违。

黄茅松下屋,白石水边矶。

芳饵沈新月,长纶控落晖。

结盟鸥鸟狎,坠钓鳜鱼肥。

柳树烟中坐,芦花雪外归。

淮山将翠绕,楚树送青围。

清梦游仙岛,丹心拱帝畿。

江湖香稻饭,泉石绿萝衣。

风月诗囊贮,尘埃醉袖挥。

野人供葛屦,童子扫柴扉。

随地声华远,到城踪迹稀。

晚樽螃蟹熟,秋水鹭鸶飞。

鸑鷟方宜贵,骅骝不可鞿。

逍遥比徐勉,恬淡过王晞。

始有高人传,终无别壑讥。

静观悬画轴,高卧枕琴徽。

歌和沧浪罢,先生独见几。

(0)

憩怀古堂

新葺怀古堂,旧临郭璞池。

去岁夏徂秋,无日不此嬉。

茨菰无暑性,芙蕖有凉姿。

今年池水乾,老子来遂稀。

岂惟来不留,亦复去靡思。

朝来偶一到,又觉景特奇。

水含霁后光,荷于风处欹。

便有白鸥下,惊起翠羽飞。

方池滟窗东,长池横檐西。

红绿向背看,觞咏朝夕宜。

此堂初无情,此池谅何知。

如何涉斯世,乖逢亦有时。

(0)

德远叔坐上赋肴核八首·其四蜜金橘

风餐露饮橘洲仙,胸次清于月样圜。

侠客偶遗金弹子,蜂王撚作菊花钿。

(0)

嘲道旁枫松相倚

双枫一松相后前,可怜老翁依少年。

少年翡翠新衫子,老翁深衣青布被。

更看秋风清露时,少年再换轻红衣。

莫教一夜霜雪落,少年赤立无衣著,老翁深衣却不恶。

(0)

感秋五首·其五

平生畏长夏,一念愿清秋。

如何遇秋至,不喜却成愁。

书册秋可读,诗句秋可搜。

永夜宜痛饮,旷野宜远游。

江南万山川,一夕入寸眸。

请办双行缠,何处无一丘。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