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游 璩 源 寺 和 韵 宋 /柴 元 彪 游 人 剔 藓 认 坚 珉 ,谁 是 开 山 第 一 人 。知 有 法 諲 留 虎 锡 ,元 来 璩 叟 是 龙 神 。云 屏 翠 列 悬 崖 树 ,雪 瀑 声 飞 断 壑 津 。又 见 生 公 重 说 法 ,祖 师 岩 下 草 长 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春(cháng chūn)的意思:长久的春天,指事物长期兴盛、繁荣的状态。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开山(kāi shān)的意思:指开辟山势,也泛指开辟或创建事业。
龙神(lóng shén)的意思:指龙的神灵,形容人或事物非常强大、威严。
山第(shān dì)的意思:指排在第一位的人或事物,比喻在某个领域或方面的最高、最重要的存在。
生公(shēng gōng)的意思:指人们在生活、工作中不拘小节,不计较个人得失,能够宽容、谦和待人。
说法(shuō fɑ)的意思:指言辞、表达方式。
悬崖(xuán yá)的意思:形容非常危险或困难的境地。
一人(yī rén)的意思:指独自一人,没有他人陪伴。
游人(yóu rén)的意思:指旅游者、游客;也可指四处游荡、流浪的人。
元来(yuán lái)的意思:原本、本来的意思。
云屏(yún píng)的意思:指云彩像屏风一样挡住了视线,比喻事物遮蔽或遮掩。
祖师(zǔ shī)的意思:祖先的师傅,指某一领域的创始人或权威人物。
第一人(dì yī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方面排名第一的人。
- 翻译
- 游人拨开青苔寻找坚硬的宝石,谁是最初开凿山洞的人。
传说中法諲留下虎形锡杖,原来璩叟是龙神般的人物。
如云的屏风排列着翠绿的崖边树木,雪崩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
再次见到生公重讲佛法,祖师岩下的草木永远常青。
- 注释
- 游人:指来访者或游客。
剔藓:清除苔藓。
坚珉:坚硬的宝石,比喻珍贵的事物。
法諲:古代高僧名。
虎锡:虎形的锡杖,僧人持有象征权威。
璩叟:另一位高僧名。
龙神:比喻德高望重的人。
云屏:像云彩般的崖壁。
翠列:排列翠绿。
悬崖树:生长在悬崖边的树木。
雪瀑:瀑布像雪一样洁白。
断壑:深谷。
津:渡口,这里指声音的传递。
生公:晋代高僧名。
说法:讲解佛法。
草长春:草木茂盛,寓意佛法长存。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柴元彪游历璩源寺后所作,通过对寺庙环境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出对先贤遗迹的敬仰与感慨。首句“游人剔藓认坚珉”,形象地描绘了游人细心观察寺中石刻的场景,暗示着历史的沧桑与文物的珍贵。“谁是开山第一人”则引发对寺创建者的追思。
接下来的诗句,“知有法諲留虎锡,元来璩叟是龙神”,借用了佛教故事,法諲和尚留下虎锡成为寺中的圣物,而璩叟则被赞誉为龙神般的高僧,表达了诗人对寺中高僧的崇敬之情。
“云屏翠列悬崖树,雪瀑声飞断壑津”两句,通过描绘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色,如云雾缭绕的山崖和飞泻的瀑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壮丽的氛围,增添了寺庙的神秘感。
最后,“又见生公重说法,祖师岩下草长春”以生公说法的典故收尾,寓意佛法长存,表达了诗人对佛法传承的感慨,同时也寄寓了对寺庙未来的美好祝愿。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游寺所见所感,融合历史传说与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璩源寺的敬仰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和王治书纸灯韵
香茧凝脂薄,金刀逐意妍。
轻清笼绛蜡,晃漾映罗笺。
巧异云蓝莹,光□□火燃。
好花迎宿蔼,初旭眩晴烟。
制陋秦宫炬,工惭汉绮莲。
映空珠网密,照夜绿玑圆。
燄转虹垂浦,辉分宿丽躔。
芳能欺雾縠,烨欲晕冰筵。
春净波如蹙,云轻雨未悬。
东风愁剪剪,华屋锁神仙。
云州行
云州域西草青青,落日欲没光晶荧。
辎车毳帐纷簇簇,平原入夜凉风生。
驼鸣马嘶人不行,牧儿长笛吹月明。
我生何为困奔走,况乃北度乌桓城。
有家有家隔江水,三年不归忧弟兄。
妻儿寄书念我远,问我寝食仍良能。
草堂步履喜无恙,石田春尽今已耕。
子规何事啼向我,逡巡行亦将南征。
明朝骑马登道路,世事浩渺谁能徵。
关仝秋山凝翠图
关仝善绘事,上宗洪谷师。
长素写幽兴,宛似清秋时。
天高气为肃,野旷山自奇。
郁郁青于染,巍巍翠欲垂。
远村人语动,近水渔梁支。
霜飞万木变,风冽千家稀。
空江渺无际,虚阁客有期。
深情归惨澹,浅绛多媚姿。
宣和昔年袭,人世何时遗。
子虚惬所慕,把玩常在兹。
会合不易偶,聚散聊自怡。
书罢尔携去,何禁神为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