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万青楼楼不名而题曰万青楼志也四首·其四》
《题万青楼楼不名而题曰万青楼志也四首·其四》全文
明 / 谢元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文章谁后死,奇险开山

月平蝉讼,光风正草奸。

枝强鸟不武,篆蚀石能班。

笑我瘦郊岛,蚕吟秋卷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武(bù wǔ)的意思:不勇敢,不武的意思。形容人胆小怯懦,不敢作战或行动。

光风(guāng fēng)的意思:指风吹去了云雾,景色明亮清晰。形容天空明朗,景色宜人。

郊岛(jiāo dǎo)的意思:指城市周边的小岛,也用来比喻离城市很近的地方。

开山(kāi shān)的意思:指开辟山势,也泛指开辟或创建事业。

奇险(qí xiǎn)的意思:形容情况危险而奇特。

秋卷(qiū juàn)的意思:形容纸卷状的东西像秋天的风吹动的树叶一样,轻盈而灵活。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月平(yuè píng)的意思:月亮平安地悬挂在天空中。形容事物处于平和、安定的状态。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元汴所作的《题万青楼楼不名而题曰万青楼志也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中描绘了万青楼的环境与氛围,通过“文章谁后死,奇险自开山”两句,表达了对万青楼独特风格的赞赏,暗示其如同杰出的文章一样,具有开创性的奇险之美。

接着,“肃月平蝉讼,光风正草奸”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营造一种宁静和谐的意境,月色清朗,蝉声平息,微风拂过,草木生长,一切显得那么自然和谐。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万青楼周围环境的美丽,也寓意着这里是一个远离尘嚣、充满生机的地方。

“枝强鸟不武,篆蚀石能班”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万青楼的自然景观,强调了树木的坚韧和岩石的纹理之美。即使在强大的树枝下,鸟儿也不显得威猛,而岩石上的篆刻痕迹,仿佛赋予了石头以历史的印记,展现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美。

最后,“笑我瘦郊岛,蚕吟秋卷删”两句,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万青楼的喜爱之情。他将自己比作瘦削的郊岛,而万青楼则如同秋天的画卷,让人流连忘返。这里的“蚕吟”可能是指风吹过树叶的声音,与“秋卷删”形成了一种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宁静与丰收之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万青楼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

作者介绍

谢元汴
朝代:明

谢元汴(一六○五—?),字梁也,号霜崖。澄海人。口讷,寡言笑。性颖异,读书过目成诵,博通六经子史。南明隆武元年(一六四五),赴福州投唐王,授兵科给事中。以直忤郑芝龙,革职归里。南明永历二年(一六四八),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猩鬼啸篁竹

猩鬼啸篁竹,玉帐夜分弓。
少年荆楚剑客,突骑锦襜红。
千里风飞雷厉,四棱星流彗扫,萧斧剉春葱。
谈笑青油幕,日奏捷书同。
诗书帅,黄阁老,黑头公。
家传鸿宝秘略,小试不言功。
闻道玺书频下,看即沙堤归去,帷幄且从容。
君王自神武,一举朔庭空。

(0)

菩萨蛮·白头人笑花间客

白头人笑花间客。
客间花笑人头白。
年去似流川。
川流似去年。
老羞何事好。
好事何羞老。
红袖舞香风。
风香舞袖红。

(0)

念奴娇·朔风吹雨

朔风吹雨,送凄凉天气,垂垂欲雪。
万里南荒云雾满,弱水蓬莱相接。
冻合龙冈,寒侵铜柱,碧海冰澌结。
凭高一笑,问君何处炎热。
家在楚尾吴头,归期犹未,对此惊时节。
忆得年时貂帽暖,铁马千群观猎。
狐兔成车,笙歌震地,归踏层城月。
持杯且醉,不须北望凄切。

(0)

蝶恋花·君泛仙槎银海去

君泛仙槎银海去。
后日相思,地角天涯路。
草草杯盘深夜语。
冥冥四月黄梅雨。
莫拾明珠并翠羽。
但使邦人,爱我如慈母。
待得政成民按堵。
朝天衣袂翩翩举。

(0)

卜算子·风生杜若洲

风生杜若洲,日暮垂杨浦。
行到田田乱叶边,不见凌波女。
独自倚危栏,欲向荷花语。
无奈荷花不应人,背立啼红雨。

(0)

减字木兰花·春如有意

春如有意。
未接年华春已至。
春事还新。
多得年时五日春。
春郊便绿。
只向腊前春已足。
屈指元宵。
正是新春二十朝。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