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许静馀先生闭户吟·其三》
《和许静馀先生闭户吟·其三》全文
明 / 高攀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君平避世,仲蔚爱閒居。

城市何妨隐,蓬蒿岂必除。

榻留孤剑伴,人共一瓢馀。

尽人间念,吾将返厥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避世(bì shì)的意思:避开尘世繁忙的纷扰,远离尘嚣。

城市(chéng shì)的意思:指城市里的繁忙和喧嚣。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尽人(jìn rén)的意思:尽力使人满意;竭尽所能为人做事。

君平(jūn píng)的意思:君主平和安定。

蓬蒿(péng hāo)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样子,也形容人的头发茂盛。

岂必(qǐ bì)的意思:用于反问,表示事情并非一定如此。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一瓢(yī piáo)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少或程度极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对自然与内心的追求。首句“君平尝避世,仲蔚爱閒居”借用了古代两位著名的隐士——严君平和孔融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向往远离尘嚣、遁世归隐的生活态度。接着,“城市何妨隐,蓬蒿岂必除”两句,进一步阐述了隐居并非必须远离人群或居住在荒野之中,心灵的宁静与自由才是真正的隐逸之境。

“榻留孤剑伴,人共一瓢馀”描绘了隐士简朴而自足的生活场景,一把孤剑作为伴侣,与人共享一瓢之水,生活虽简,却充满诗意与淡泊。最后,“涤尽人间念,吾将返厥初”表达了诗人通过隐居生活,洗涤心灵,回归本真,追求精神上的纯净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自我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高攀龙

高攀龙
朝代:明   字:存之   籍贯:江苏无锡   生辰:1562年 - 1626年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猜你喜欢

送刘其发入蜀

秋风凄已寒,蜀道阻且长。

虎狼伏原野,欲济川无梁。

客从何处来,云我之西方。

萧萧骕骦鸣,熠熠湛卢光。

昔时荣华地,今为争战场。

将军扬天戈,壮士发戎行。

江南有羁鸟,悠悠怀故乡。

驾言与子游,云天何茫茫。

(0)

赣州第六十七

崆峒杀气黑,洒血暗郊坰。

哀笳晓幽咽,石壁断空青。

(0)

妻第一百四十三

结发为妻子,仓皇避乱兵。

生离与死别,回首泪纵横。

(0)

五鼓

夜枕回远梦,北窗觉微明。

遥知扶桑曲,万顷摇光晶。

江海已瀺灂,鱼龙俱震惊。

大哉阳德敏,顷刻周四溟。

天星黯馀照,林飙飒先声。

栖鸟不安巢,世务新营营。

阳德固主动,与物皆流行。

君子法天时,燕居尝夙兴。

流火感隙驹,翰音伺鸡鸣。

焚香奉真祠,篝衣寻六经。

夜气犹未晓,神观则愈清。

力省功或倍,心虚思弥精。

道要处戒定,自伐如刀兵。

书绅以自劝,因之遗友生。

(0)

早行

客兴谓已旦,出视见落月。

瘦马入荒陂,霜花重如雪。

海风吹万里,两耳冻几脱。

岁晏已苦寒,近北尤凛洌。

况当清晓行,溯此原野阔。

笠飞带绕颈,指强不能结。

农家烟火微,炙手粗可热。

岂能迂我留,而就苟且活。

仰头视四宇,夜气亦渐豁。

苦心待正昼,白日想不阙。

(0)

五十

早衰方五十,短发已成翁。

客向閒居谢,诗因老病工。

残更啼络纬,细雨落梧桐。

明日晴当出,看山兴未穷。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