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章泉自号晏叟,朱先生一字遁翁。
- 翻译
- 经书记载有位名叫刘子的上卿,
史书又称他为三老董公。
- 注释
- 经书:古代文献或儒家经典。
上卿:古代朝廷中的高级官员。
刘子:具体人物名字,未详。
三老:古代乡里德高望重的人。
董公:对董姓三老的尊称。
赵章泉:另一位人物的名字。
自号:给自己取的别号。
晏叟:晚年自称为晏的老者。
朱先生:对朱姓先生的尊称。
一字遁翁:取一字为遁翁,可能隐居之意。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七十九吟十首(其七)》。从这短短的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谦逊和对古人学问的尊崇。
"经书上卿曰刘子,史称三老为董公。赵章泉自号晏叟,朱先生一字遁翁。"
首先,“经书上卿曰刘子”表明诗人通过阅读经典,对古代贤者有所了解,特别是对名叫“刘”的圣贤有所认识。而“史称三老为董公”则指的是历史记载中尊称某位长者为“三老”,而这位长者的姓氏是董。这里的“三老”可能指的是朝廷中的高级顾问或是德高望重的人物。
接着,“赵章泉自号晏叟,朱先生一字遁翁”则表明诗人对当时有名士的大名小字都了如指掌。赵章泉自称“晏叟”,意即晚年之叟,而朱先生则有一字别号为“遁翁”。这里的“晏叟”和“遁翁”都是对人的尊称,显示出诗人对于当代学者、隐逸等人的敬仰。
整体来看,这段文字通过列举历史上及现实中的名士及其别号,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分子和德高望重者的崇拜,以及个人修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广博的学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对人的尊称往往能体现其地位、品格或是特定的身份,这里刘克庄通过对这些尊称的列举,不仅展现了个人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更透露出他对学问和德行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叔崇
人心乘气机,投闲肆驰逐。
飞天忽沦渊,忘生以徇欲。
大而名节丧,甚者邦家覆。
一狂方寸乱,一安万事足。
箪瓢乐陋巷,粱肉怕书腹。
平时工用深,举动自绝俗。
伥伥无所守,有为皆碌碌。
一堕荆榛中,终身困踯躅。
世事岂有常,乌可执卷赎。
学问在我毋自弃,富贵在天毋自辱。
再咏番昜方节士
博物君子识鉴精,包罗错综能成文。
夫何吴兴戴庆豫,慨然谱竹拟诸形。
非草非木言甚决,品类繁夥难尽说。
九江五岭多逸遗,维此方君更无别。
隐彩韬名志行坚,万里临邛族最寒。
文饶携来甘露寺,声价压倒万琅玕。
眼节须牙如积累,四面对出莫与比。
不有芝田纪录详,后世莫知深可耻。
我闻此说亦相仍,未尝亲得见觚棱。
江东使者返行部,招徕节士番中分。
个个折旋皆中矩,什什来归敬岩所。
有匪良朋保岁寒,凛然如对齐充父。
后山居士知其然,心事曾将诗句传。
老来不复人间事,寄语山翁莫削圆。
《再咏番昜方节士》【宋·王柏】博物君子识鉴精,包罗错综能成文。夫何吴兴戴庆豫,慨然谱竹拟诸形。非草非木言甚决,品类繁夥难尽说。九江五岭多逸遗,维此方君更无别。隐彩韬名志行坚,万里临邛族最寒。文饶携来甘露寺,声价压倒万琅玕。眼节须牙如积累,四面对出莫与比。不有芝田纪录详,后世莫知深可耻。我闻此说亦相仍,未尝亲得见觚棱。江东使者返行部,招徕节士番中分。个个折旋皆中矩,什什来归敬岩所。有匪良朋保岁寒,凛然如对齐充父。后山居士知其然,心事曾将诗句传。老来不复人间事,寄语山翁莫削圆。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6467c68b2307aa8771.html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