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龙金庵次黄山中》
《龙金庵次黄山中》全文
宋 / 杨公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清风明月时新,天付幽人万金

和得诗成无个事,来时可惜不携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携(bù xié)的意思:不携意味着不带走或不携带。它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没有带走或没有携带某种东西。

个事(gè shì)的意思:个体的事情,个别的事务

可惜(kě xī)的意思:表示对某种情况或事物感到遗憾、惋惜。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时新(shí xīn)的意思:指新时代的新事物或新思潮。

万金(wàn jīn)的意思:形容价值非常高,无法估量的财物。

无个(wú gè)的意思:没有个体,没有个别的。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逐时(zhú shí)的意思:逐一小时地,按照每小时的顺序进行。

无个事(wú gè shì)的意思:没有个人的事情,指没有个人私利,只考虑公共利益。

清风明月(qīng fēng míng yuè)的意思:指的是清新的空气和明亮的月光,常用来形容环境优美、气氛宁静的场所或时刻。

注释
清风:微风。
明月:明亮的月亮。
逐时新:不断变换。
天付:大自然赋予。
幽人:隐士。
直万金:无比的价值。
和得:创作出。
诗成:诗歌完成。
无个事:无事可做。
来时:来的时候。
可惜:遗憾。
不携琴:没有带琴。
翻译
清新的微风和明亮的月光不断变换,大自然赋予隐士无比的价值。
他创作出诗歌却无事可做,来的时候真遗憾没有带琴作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清风明月逐时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感受到了时间流转中自然之美的更新。接下来的"天付幽人直万金"则是比喻大自然赋予隐逸者的宝贵财富,这里的"幽人"指的是那些选择远离尘世、隐居山林的人,"万金"象征着精神上的满足和自由。

第三句"和得诗成无个事"展示了诗人的自在与从容,他创作诗歌如同呼吸自然,毫不费力。末尾的"来时可惜不携琴"则透露出一丝遗憾,似乎是在表达如果能携带乐器,与大自然和谐共鸣将会更加完美。

整首诗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艺术创作上的自信与从容。

作者介绍

杨公远
朝代:宋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猜你喜欢

峡路山行即事十首

双牛只叟一横犁,白水青秧透面肥。
是处喜经连夜雨,田家十口可无饥。

(0)

用陈和你太博韵题江州高远亭四首

浔阳名郡敢言支,最近江山左右之。
松盖前倾浑似故,诗兵捷出愈称奇。
案头朱墨无多事,亭面东风足四时。
相与平分剩遗爱,未饶白傅去时思。

(0)

至游堂二首

力田须逢年,掘井须及泉。
学者志于道,如以规正圆。
及其见道时,揽辔谁争先。
筌蹄蜕陈迹,羽化而登仙。
是中时反观,一一人之天。
森然众妙现,所见惟所便。
猗与至游者,日运万里船。
胸中三景轴,与道相因缘。
道大心以悟,心远见孰偏。
一室景象存,物物随餐眠。
不游以为游,至乐无冥颠。
游非在山水,默与山水联。
天下有至游,得道有至贤。
贤者以道游,百游不一愆。
至于游俱忘,公与道独全。
谈笑出清风,樽罍益欣然。
张扁诧中郎,训记增雄编。
嗟予幸升堂,顿觉尘垢湔。
从公至游境,左右余芳鲜。
归来欲语人,心知口难传。

(0)

常熟敲冰行舟三首

画鹢悠悠辄退飞,一程百里两程归。
天公若念羇怀恶,一夜东风便解围。

(0)

和子长见招韵四首

攻击愁城从事里,消磨日月手谈中。
不缘我辈真风味,安得尊前笑语同。

(0)

王恭父出守洋州二首

我怀粗忧世,所遇辄盾矛。
自公握手初,臭味一一投。
一麾感阳边,而岂但寝谋。
应有齐人者,归此侵疆不。
小策洋州勋,不止万户侯。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