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赴郡楼宴,能过野寺门。
思猿有佳作,敢为倒清樽。
抚循(fǔ xún)的意思:抚循是指温柔地对待并教育人或事物,引申为悉心教育、细致呵护。
佳作(jiā zuò)的意思:指优秀的作品,特指文学、艺术方面的杰作。
节物(jié wù)的意思:指节约使用物品,不浪费。
经霜(jīng shuāng)的意思:经历严寒,经受风霜的考验。
飘泊(piāo bó)的意思:指没有固定住所或职业,四处流浪的状态。
乾坤(qián kūn)的意思:指天地宇宙,泛指世界万物。
向晚(xiàng wǎn)的意思:傍晚时分
野寺(yě sì)的意思:指没有经过修缮、管理的庙宇或寺院。
瘴雾(zhàng wù)的意思:指瘴疠肆虐的烟雾,引申为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困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的《至节日君仪见过诵思猿佳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独自在节日之际,未赴郡楼宴席,而是选择探访野寺,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句“不赴郡楼宴”,透露出诗人对传统节日活动的淡然态度,或许是对官场应酬的厌倦,或是对自然之美的向往。接着“能过野寺门”一句,展现了诗人独自行走于山林间,访古探幽的情景,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与自由。
“抚循悲节物,飘泊任乾坤”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情感。抚循,即抚摸、触碰,这里指诗人对自然界的万物怀有深情,感受到它们在季节更替中的悲欢离合。飘泊,意为漂泊不定,这里既指诗人自身的生活状态,也暗含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任乾坤,则是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意思,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观。
“瘴雾经霜尽,溪潮向晚浑”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山水画卷。瘴雾消散,霜露洗净了山林间的尘埃,溪流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清澈。这两句不仅写出了自然景象的变化,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净化与升华。
最后,“思猿有佳作,敢为倒清樽”以思猿的佳作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敬仰和追求。思猿,可能是指诗人想象中的猿猴,或借指某种艺术灵感。倒清樽,即举杯畅饮,意味着诗人愿意以艺术为伴,享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艺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由、超脱、和谐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