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非因月瘦,山不压云痴。
一声清磬寂,正上佛灯时。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东坡书院与名僧允山禅丈共坐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静谧而富有禅意的氛围。
首联“爱与名僧对,廊阴浸碧池”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环境,诗人与名僧相对而坐,周围是被月光浸润的碧绿池塘,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雅致。
颔联“竹非因月瘦,山不压云痴”运用拟人手法,竹子并非因为月光而显得瘦削,山也不因云雾而变得痴傻,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同时也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颈联“暮气鹤飞杳,秋容枫落迟”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鹤影在暮色中渐渐消失,枫叶在秋风中缓缓飘落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尾联“一声清磬寂,正上佛灯时”以清脆的钟声结束,点明了时间的流转,同时也暗示了佛教修行中的寂静与觉悟,呼应了诗题中的“佛灯时”,深化了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禅意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法的虔诚追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