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山裴相乐,赐杖孔家荣。
《故太师中书令曾鲁公挽词二首·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舆(ān yú)的意思:指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和谐。
宝鼎(bǎo dǐng)的意思:指宝贵的器物或重要的职位。
赐杖(cì zhàng)的意思:赐予赏识和鼓励
鼎烹(dǐng pēng)的意思:指烹饪食物时,鼎锅内的水烧开,形容气势磅礴,声势浩大。
儿孙(ér sūn)的意思:指子孙后代,也比喻后代子孙。
合后(hé hòu)的意思:指夫妻和好、和好如初。
龙飞(lóng fēi)的意思:形容龙腾飞翔,意味着勃发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南台(nán tái)的意思:指官方机构或学术机构。
三调(sān diào)的意思:指琴、棋、书三种技艺的调子、谱法和章法。
无复(wú fù)的意思:无法再复原或修复。
应时(yìng shí)的意思:根据时机做出适当的反应,做事情得当。
元宰(yuán zǎi)的意思:指宰相,比喻国家的最高权力者。
- 注释
- 南台:指代某个重要的地理位置或历史事件。
沙合:可能指政治形势的变化或某种吉祥的预兆。
元宰:宰相或者重要的官员。
龙飞驭:比喻皇帝或权臣的威势。
宝鼎烹:象征治理国家的重大责任。
裴相:历史上某位姓裴的宰相。
孔家:可能是裴相的家族或者受到恩宠的家族。
安舆:舒适的车辆,此处指裴相出行。
衣綵:穿彩衣,表示欢迎和尊敬。
- 翻译
- 在南台沙合之后,元宰适时降生。
他驾驭着双龙,调和宝鼎煮治天下。
裴相筑起山河般的政绩,孔家因他而荣耀。
不再需要坐车出行,子孙们穿着彩衣迎接他的归来。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陈襄为故太师中书令曾鲁公所作的挽词第二首,表达了对曾鲁公去世后的哀思和对其生前功绩的赞扬。诗中提到“南台沙合后,元宰应时生”,暗示曾鲁公在国家重要时刻应运而生,担任过朝廷要职。“两控龙飞驭,三调宝鼎烹”描绘了他驾驭政务的才能和调和各方的智慧,如同烹饪美食般精心调度。“筑山裴相乐,赐杖孔家荣”借裴度和孔子的典故,赞美他的政绩和受到的尊崇。“无复安舆出,儿孙衣綵迎”则描绘了曾鲁公去世后,家人悲痛地迎接灵柩的情景,流露出深深的哀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叙事和比喻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曾鲁公生前的荣耀与身后之哀,体现了对故人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