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寿阳曲》
《寿阳曲》全文
元 / 张可久   形式: 词  词牌: 寿阳曲

酒人何处倚阑花又开。忆秦娥远山眉黛

锦云香、鉴湖宽似海。还不了、五年诗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了(bù liǎo)的意思:表示无法达到预期的结果或无法解决问题。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鉴湖(jiàn hú)的意思:观察湖水,比喻审察事物真相,识别是非曲直。

锦云(jǐn yún)的意思:指彩云、美丽的云朵,比喻美好的景色或形势。

酒人(jiǔ rén)的意思:指喝酒成瘾、沉迷于酒中的人。

眉黛(méi dài)的意思:形容女子眉目之美。

秦娥(qín é)的意思:指女子的容貌美丽动人。

山眉(shān méi)的意思:形容山峰的形状像眉毛一样高耸。

诗债(shī zhài)的意思:指人们通过诗歌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债务。

倚阑(yǐ lán)的意思:倚靠在门框上看风景或观察外面的情况。

远山(yuǎn shān)的意思:远离自己所在的地方,到更远的地方去。

忆秦娥(yì qín é)的意思:指怀念已逝的爱人或事物。

远山眉(yuǎn shān méi)的意思:形容远处山峰的轮廓线条

鉴赏

这首元代张可久所作的《寿阳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酒、花、回忆交织的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载酒人何处”,开篇便引人遐想,似乎在询问那位携酒而来的朋友如今身在何方。这句不仅勾勒出一幅酒宴后的空寂场景,也暗含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接着,“倚阑花又开”一句,将视线转向了眼前的花朵,它们仿佛在诉说着季节的更迭,同时也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时间的流逝。

“忆秦娥、远山眉黛”,这里运用了典故和比喻,秦娥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女子,其眉如远山,此处借以形容诗人对远方或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如同远山般深邃而遥远。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含蓄又深情,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忧郁与向往。

“锦云香、鉴湖宽似海”,这一句通过对比,将鉴湖的广阔与锦云的香气相联系,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心旷神怡的意境。鉴湖之大,犹如大海,象征着诗人胸怀的广阔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而“锦云香”则暗示了美好的事物与情感,仿佛是心灵的慰藉。

最后,“还不了、五年诗债”,这句话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创作的执着与追求。所谓“诗债”,在这里指的是未完成的创作或是未能尽兴表达的情感。这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追求,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遗憾,暗示了在创作道路上的艰辛与付出。

整体而言,《寿阳曲》通过精炼的语言,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世界,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艺术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张可久

张可久
朝代:元   字:可久   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肖像(林晋生作)可久   籍贯: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   生辰:约1270~1348以后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猜你喜欢

祖颖漕使希道使君以绝句相酬答聊成二章解嘲

从渠冷蕊篱边少,未放浮蛆瓮面空。
高烛几时催夜饮,隔帘度曲也英雄。

(0)

西楼月/春晓曲

瑶轩倚槛春风度。
柳垂烟,花带露。
半闲鸳被怯馀寒,燕子时来窥绣户。

(0)

端常观察被旨入蜀迎母夫人所得赠行诗文成巨

髫龀分携几见春,它时有恃独常颦。
何期万里漂零后,忽报三巴信息真。
素发轻安膺晚福,远怀悲喜望征人。
王孙盛事今双美,及早归来奉紫宸。

(0)

访亲於连江因过筠溪叩门循行叹其荒翳不治有

筠庄主人何未归,溪畔长林穿翠微。
此去功名时欲至,个中车马迹全稀。
茅茨漏久蜗涎篆,篱落欹多蛛网围。
公肯借庵容我老,为公朝夕扫柴扉。

(0)

宫使枢密富丈和篇高妙所谓压倒元白末句许予

修门一出十经春,相业时来自奋身。
袖手深谋终活国,挥毫佳句且惊人。
话言每许闻前辈,宾客何堪接后尘。
待扫欃枪洗兵马,两翁玄语记天津。

(0)

送赵公远往健康

王孙朝谒去,功业叹流年。
强项今三已。
栖迟未九迁。
笑谈曾击贼,谋畧合临边。
秋雨长干路,归时且著鞭。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