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桂乍添霜后色,高梧时作雨来声。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罢兵(bà bīng)的意思:停止战争,结束军事行动
旦夕(dàn xī)的意思:指时间非常短暂,形容事情的发展迅速或情况的变化突然。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飞檄(fēi xí)的意思:指急件、急报。形容消息传递迅速,信函飞快。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鲸波(jīng bō)的意思:形容海洋中鲸鱼游动时所引起的波浪,比喻事物巨大而引起的影响。
力战(lì zhàn)的意思:全力以赴进行战斗,毫不畏惧地奋力作战。
秋潮(qiū cháo)的意思:指秋天的潮水,比喻事物的盛衰兴衰。
上秋(shàng qiū)的意思:指上升到秋天,比喻事物逐渐发展到高峰或达到最好的状态。
时作(shí zuò)的意思:在特定的时机或环境下产生或发生
晓日(xiǎo rì)的意思:指黎明时分的太阳,比喻新的希望和未来的曙光。
严城(yán chéng)的意思:指防守严密的城市或堡垒,也比喻严密的防范措施。
遥闻(yáo wén)的意思:听说、听闻
枕上(zhěn shàng)的意思:枕头上面,表示非常亲近、亲密的关系。
- 鉴赏
这首《鄞城秋感》由清代诗人凌廷堪所作,描绘了东南战场上的紧张局势与秋日鄞城的独特景象。
首联“力战东南未罢兵,翁洲烽火照严城”,开篇即点明了东南地区战事未歇,烽火连天,战火照亮了严城,营造出一种紧张激烈的战争氛围。
颔联“窗前晓日群鸦散,枕上秋潮万马惊”,转而描写清晨的宁静与战后的余悸。窗外的晨光驱散了乌鸦,仿佛预示着暂时的和平;而枕边的秋潮声,却让人心中涌起万马奔腾般的惊惧,暗示着战争的阴影并未完全消散。
颈联“丛桂乍添霜后色,高梧时作雨来声”,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霜后的桂花增添了几分秋意,高大的梧桐在雨声中摇曳,既展现了季节的更替,也暗喻着自然界中的平静与动荡并存。
尾联“遥闻诸帅传飞檄,屡报鲸波旦夕平”,收束全诗,表达了对战争结束的期待。远方传来将军们传递紧急军令的声音,多次报告海上的风波即将平息,寄托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事早日结束的期盼。
整体而言,《鄞城秋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战争与自然、现实与希望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切关注和对和平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又之茂才客游鹿港,富益斋司马邀同赴兰厅,道径堑垣赠诗,即和元韵二首·其二
解组归田学杜门,龙钟一老敢称尊。
衰年黄卷仍为伴,故物青毡幸尚存。
差喜足音到空谷,相携佳句倒芳樽。
最愁风雨中秋夜,莫共乘槎贯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