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刘制参遗梅·其一》
《和刘制参遗梅·其一》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群玉峰头惯见春,此花常寓雪霜仁。

东风又促孤山去,应向香边念故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峰头(fēng tóu)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也比喻事物的高处或巅峰状态。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孤山(gū shān)的意思:指孤立的山峰或独立的山岭,也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社会中孤独无助。

雪霜(xuě shuāng)的意思:形容寒冷冰冻的天气。

注释
群玉峰头:形容山峰众多且秀美,如同美玉堆积。
惯见春:常见春景,习以为常。
此花:指梅花,因其在冬春之交开放,有雪霜之美。
雪霜仁:象征坚韧和慈爱,如雪霜中的梅花。
东风:春风。
孤山:杭州西湖的一座著名山峰,以梅花闻名。
应向香边:想象它在花香中。
念故人:怀念过去的朋友们。
翻译
在群玉峰顶常常看到春天的景色,这花常常象征着雪霜中的仁爱。
春风又催促它离开孤山,它应该会在香气中怀念旧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和刘制参遗梅(其一)》。从这短小的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情与对友人刘制参的怀念。

“群玉峰头惯见春,此花常寓雪霜仁。” 这两句描绘了梅花在群山之巅,习惯于迎接每一个春天,但它却选择常年栖居于雪霜之中。这里的“雪霜”象征着清冷与孤独,而“寓”字则表达了一种宿命般的归属。诗人通过梅花的形象,抒写了自己的高洁品格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东风又促孤山去,应向香边念故人。” 东风是春天的使者,它吹拂着大地,使万物复苏。在这样的季节里,诗人却选择离开孤寂的山峰,前往他处。这里,“促”字传达了一种迫切感,似乎有某种力量在驱使诗人的离去。而“应向香边念故人”则表达了诗人对昔日友情的怀念之情,“香边”指的是梅花的芬芳,而“念故人”则是诗人心中永恒的回忆。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独立自强的人生态度,以及深沉的友谊情怀。李曾伯以其精妙的笔触,将内心的情感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抒情风格。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春暖

春晴多得两三日,便觉暄于轻暑天。

行客停鞭争买扇,侍儿启笥请收绵。

把杯早自嫌温酒,盥手相将喜冷泉。

此去西湖已初夏,安排絺绤上游船。

(0)

浣溪沙·其一题扇

冰练新裁月见羞。墨花飞作淡云浮。

宜歌宜笑不妨秋。

约腕半笼衫草碧,洗妆初失黛蛾愁。

嫩凉轻暑奈风流。

(0)

茶瓶儿.上元

澹月华灯春夜。送东风、柳烟梅麝。

宝钗宫髻连娇马。似记得、帝乡游冶。

悦亲戚之情话。况溪山、坐中如画。

凌波微步人归也。看酒醒、凤鸾谁跨。

(0)

送放生池碑

维书号心画,于以观厥德。

堂堂太师颜,忠义挺不屈。

怒张铁柱立,凛若骂蔡贼。

蚕头而虿尾,屋漏而壁拆。

岂事笔端求,要自心胸出。

心源傥匪正,马谩按图索。

君侯冰玉清,一点尘不入。

摆脱世缘尽,四壁无良物。

源清流应随,心同宁异迹。

前年镇霅城,清风贪者格。

人言政化明,如仕唐大历。

人言八法具,俨是浯溪刻。

卑栖小李掾,松茂悦见柏。

甚欲事洒扫,笔砚供洗涤。

官身类匏系,唯向清梦觌。

手拓鲁池碑,潢誊寄远驿。

既异裹苞苴,抑匪徒挂壁。

举目见颜公,英气耸辟易。

又若小子勤,祗庄常侍侧。

(0)

叹梅

梅花千古长如许,堪叹十年人事非。

记得大平楼上醉,一枝和月插头归。

(0)

八景歌·其八

积雨初过湘水满,夕阳荡金接天远。

影挂寒罾江步斜,红残茅檐沙巷晚。

小艇泽畔收钓缗,鼓枻沧浪歌濯缨。

醉眼西望送沉轮,系缆篱根穿锦鳞。

嗟此何景兮渔村落照,丹青欲尽无由妙。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