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伏生》全文
- 注释
- 楚炬:比喻古代文明的象征。
秦坑:指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事件。
六籍:泛指古代的重要文献。
埃:灰尘。
芳心:美好的心灵或才情。
争忍:怎忍心。
同灰:一同化为灰烬。
斯道:这个道理或这种精神。
终难坠:终究难以消失。
雪鬓:形容白发,象征岁月。
异世才:非凡的才能,在不同的时代。
- 翻译
- 楚国的火炬在秦朝的坑中焚烧,典籍蒙尘,文化精华化为灰烬。
美好的心灵怎能忍受与这些历史一同化为乌有。
-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女词人张玉娘的《咏史·伏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伏生的深切同情和崇敬之情。全诗语言凝练,意境苍凉。
"楚炬秦坑六籍埃":这一句通过历史上的楚国、秦国对叛臣的残酷刑罚——焚烧其宗族,来描绘历史的悲惨和无情。"六籍"指的是古代皇帝对犯重罪者的六亲(父母、兄弟、妻子、子女、姑姨)一并处罚。"埃"字形象地表达了这种刑罚带来的家族灭绝,血脉断绝。
"芳心争忍不同灰":诗人用"芳心"指代那些有才华而又不得志的人,他们的心如同花朵一样美好,却在历史的风雨中被摧毁,化作尘土。"争忍"表达了他们在命运面前的无奈与抗争。
"若非斯道终难坠":这一句表明只有真正理解并实践正确的人生哲学(斯道),才能不被历史的洪流所吞没,保持本真的存在和价值。
"雪鬓应消异世才":"雪鬓"形容白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老去。"异世才"则是指那些在不同时代都能闪耀着卓越光芒的人才。这一句暗示,即使时光荏苒,也难以磨灭这些人的才能与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伏生的咏叹,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那些在逆境中仍能保持自我、不被淘汰的人才的崇敬。张玉娘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感,把握住了历史的悲剧性与个体精神的坚守,展现了一幅动人心魄的历史画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潘侯道旃相期过看菊乃为所留招六弟渭臣共饮醉归且许以古色超见赠
相期看黄菊,两度叩颓垣。
蓠落隔牵牛,绿跗耀朝暾。
气寒悟霜降,花泽验雨痕。
呼童荷櫑来,欲斸秋英根。
稚子能留客,挽衣重掩门。
园蔬采晚菽,开瓶倒壶樽。
乐此知交素,共轸农圃言。
醉矣且云归,尘事何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