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后五日应物无诗岂年志俱壮未解伤秋耶以诗挑之》
《秋后五日应物无诗岂年志俱壮未解伤秋耶以诗挑之》全文
宋 / 陈师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伏尽暑犹壮,秋生凉故迟。

蝉吟接远响,萤烛度深枝。

半身仍健,年侵意自悲。

情知公子不作感秋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半身(bàn shēn)的意思:指人或物只有一半露出或暴露在外面。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蝉吟(chán yín)的意思:指蝉鸣的声音,比喻诗词音韵悦耳动听。

公子(gōng zǐ)的意思:公子指的是贵族或富人的儿子,也可以用来形容年轻有为、风度翩翩、举止优雅的男子。

年侵(nián qīn)的意思:年岁逐渐增长,时间不停流逝。

情知(qíng zhī)的意思:情知指的是通过感受和体验来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能够凭借直觉或经验去了解事物的本质。

萤烛(yíng zhú)的意思:指微弱的灯光,比喻知识、才能等非常有限。

翻译
酷暑仍未消尽,秋天的凉意却来得迟缓。
蝉鸣声此起彼伏,远处的声音也能听见,萤火虫在深深的枝头飞舞。
时至半载,身体依然康健,但随着岁月流逝,心情却逐渐悲伤。
我深知像寇公子那样的人,不会因秋景而抒发伤感之情。
注释
伏尽:酷暑已过。
暑犹壮:暑气仍然旺盛。
秋生:秋天开始。
凉故迟:凉意来得较晚。
蝉吟:蝉鸣声。
远响:远处的声音。
萤烛:萤火虫。
度深枝:穿越深枝。
岁半:半年。
身仍健:身体依旧健康。
年侵:岁月侵蚀。
意自悲:内心感到悲伤。
寇公子:虚构的人物,可能指诗人自己或具有类似气质的人。
感秋词:因秋景而引发的感伤诗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秋后五日应物无诗岂年志俱壮未解伤秋耶以诗挑之》。诗中,诗人通过对初秋时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时光流转和个人心境的感慨。

"伏尽暑犹壮",伏天结束暑气依然旺盛,暗示了夏季的余热尚未消退。"秋生凉故迟",秋天的到来显得缓慢而迟疑,体现了秋季渐进的特点。"蝉吟接远响",蝉鸣声此起彼伏,远处也传来回响,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萤烛度深枝",秋夜萤火虫在枝头闪烁,增添了夜晚的诗意。"岁半身仍健",诗人自言虽然已过半百,身体依旧康健,但"年侵意自悲",随着岁月流逝,内心却不禁涌上悲凉之情。

最后两句"情知寇公子,不作感秋词",诗人以寇公子自比,暗示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并未像一般文人墨客那样过于感伤秋景,而是保持着一种淡然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秋日景象与个人心境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变迁和人生阶段的思考,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又有对自我境遇的反思,展现了宋诗的含蓄与深沉。

作者介绍

陈师道
朝代:明

猜你喜欢

马上口占

涧底泉初动,山头雪尚深。

冻条桑破眼,烧地草抽心。

摇落殊非昔,芳菲想自今。

浮云多意思,已解作春阴。

(0)

寄唐林夫

北音融结本轻清,欲学含糊想未能。

晚节弦歌应自笑,终朝簿领更相仍。

九江土壤多卑湿,三伏云氛正郁蒸。

宴坐知君无暑气,风标自敌玉壶冰。

(0)

初食鲚鱼蒌蒿

鱼从网师得,蒿自麦田求。

斫鲙尝鲜美,调羹烹滑柔。

江南见春物,野次助晨羞。

人各甘香味,鲈莼未易侔。

(0)

送王秀才归邵州

去家逾年客千里,秋风一夜归心起。

平明骑马出郊关,北望邵陵程尚几。

道旁送者皆知己,相顾惨悽将挽止。

丈夫壮心自有图,暂别何须泪如水。

(0)

别二友

鹤栖万年松,孤音夜号霜。

双凤想其悲,一来助翱翔。

会合欢未已,离别惨可伤。

惊风动地起,彼此随飘扬。

鹤飞望南山,凤亦归故乡。

回头失旧侣,云路徒苍苍。

(0)

送董监部赴举

西风槐半黄,行客车马动。

扬鞭望都城,壮气不可控。

朝廷新改科,诗赋斥无用。

君能通古书,义理善折衷。

先锋陈典谟,后骑出歌贡。

以兹趋大敌,坐可图百中。

青春闻喜处,醉弁宫花重。

去矣当自强,勿作思归梦。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