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三首·其二》
《偈三首·其二》全文
宋 / 释法一   形式: 偈颂

仰面不见天,低头见地

古剑髑髅前,大海波涛沸。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波涛(bō tāo)的意思:形容波浪汹涌澎湃的样子。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大海(dà hǎi)的意思:比喻广阔无边的海洋,也比喻广阔无边的事物或领域。

低头(dī tóu)的意思:低下头颅,表示谦卑、屈服、顺从等。

髑髅(dú l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骨。

海波(hǎi bō)的意思:形容大海波澜起伏,比喻事物变化无常或动荡不安。

见天(jiàn tiān)的意思:每天都能见到,形容非常频繁、经常发生。

见地(jiàn dì)的意思:指个人的见解、观点或见识。

仰面(yǎng miàn)的意思:仰面指的是人仰卧并且面朝上的姿势。在成语中,仰面表示某人或某物被打败或被击倒。

鉴赏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首句“仰面不见天,低头不见地”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人在极端环境中的渺小感,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短暂。抬头看不到天际,象征着人无法把握生命的终极意义;低头看不见大地,意味着人难以触及生命的根基。

接下来的“古剑髑髅前”,将场景进一步深化,引入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生命的轮回观。古剑代表了历史的见证,髑髅则是生命消逝的象征。这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同时也暗示了在历史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短,但其影响却可能如同古剑一般,历久弥新。

最后一句“大海波涛沸”,则以壮阔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进一步强化了生命的波动与变化。大海波涛的沸腾,既是对自然力量的赞美,也是对人类情感、社会变迁乃至宇宙规律的一种隐喻。它提醒人们,无论个体如何努力,都无法完全控制或理解周围的世界,生命就像海浪一样,既有平静也有狂澜,充满了不可预知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象征和隐喻,表达了对生命、历史和自然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宇宙广阔、人生短暂的感慨。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想象力,也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释法一
朝代:宋

释法一(一○八四~一一五八),字贯道,赐号寻巢,俗姓李,开封祥符(今河南开封)人。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徽宗大观元年(一一○七)从灵岩通照愿禅师祝发。后又谒蒋山圆梧禅师、疏山草堂禅师。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泉州延福院。后四迁巨刹。退长芦,归天台万年观音院。二十八年卒,年七十五。事见《鸿庆居士集》卷三二《长芦长老一公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八。今录诗五首。
猜你喜欢

环谷余国权名行亭曰环谷中以旧得朱子所书风月无边字扁之题诗四首·其二

无边风月兴,尽在此亭中。

几杖清秋近,弦歌白昼同。

名书悬旧扁,画笔付良工。

髣髴琅琊胜,能文忆醉翁。

(0)

竹搔背·其二

削竹名何器,年来试用频。

揩摩长在手,痛痒不求人。

刻画儿童掌,追随老病身。

渭川淇澳际,托分久相亲。

(0)

有感·其五

鳏独须仁政,承宣待上官。

更饶多病苦,那解百忧宽。

边郡书稀到,衣襟泪不乾。

南人西北老,天远问应难。

(0)

又人日怀云松

七日始为人,寒风未似春。

长吟呵笔久,独坐拥炉频。

仙茗烹松雪,山醅漉葛巾。

如何巷南北,偪侧不相亲。

(0)

京城题家书后示善鄯诸姓时玉珊自西河归·其一

莫遣春泥污短靴,莫将鹅鸭恼邻家。

窗前好种芭蕉树,写字题诗寄阿爷。

(0)

丁夘立春简蔡宗文昆季

玉琯吹葭已应灰,字题春帖手斜裁。

震司木德三阳泰,律协条风一气回。

鸾辂忆陪趋御苑,燕钗曾赐出宫醅。

文园多病归田早,鬓影东风看野梅。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