菰蒲虽足乐,矰缴绝须虞。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常违(cháng wéi)的意思:经常违背常理或原则。
飞鸣(fēi míng)的意思:指鸟儿飞翔时发出的鸣声,形容欢快、喜悦的心情。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高举(gāo jǔ)的意思:高举意指将物体或思想高高举起,象征着高度重视、支持或赞扬。
菰蒲(gū pú)的意思:指人的性格或言行高尚,纯洁无瑕。
关塞(guān sāi)的意思:关塞是指边境关隘或边陲要塞。也用来比喻困难重重、险阻艰辛的处境。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胡为(hú wéi)的意思:指胡乱行动,没有理由或目的。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矫矫(jiǎo jiǎo)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挺拔、威武、雄健。
其高(qí gāo)的意思:指程度或水平非常高。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 注释
- 胡为:为什么。
关塞:边关要塞。
何事:为何。
落:流落。
违:远离。
燕:燕子。
候奴:等待我。
菰蒲:水生植物,代指隐居生活。
足乐:足够快乐。
矰缴:古代射鸟用的箭。
虞:警惕。
矫矫:强壮或高傲的样子。
纷纷:众多。
莫下俱:无法一起降落。
- 翻译
- 为何离开边关要塞,为何流落在江湖之中。
岁月常常远离燕子,它们飞翔鸣叫总是在等待我。
虽然菰蒲能带来乐趣,但必须警惕猎箭的威胁。
你高高地飞翔,其他鸟儿都无法跟随你降落。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咏雁》,通过对大雁行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态度和人生选择的思考。首句“胡为去关塞,何事落江湖”以设问的方式,写出大雁离开边关要塞,投身于广阔的江湖,暗示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接下来,“岁月常违燕,飞鸣每候奴”表达了大雁与同伴相伴,遵循季节规律,忠诚地等待主人的习性,暗喻人应坚守职责,忠诚可靠。
“菰蒲虽足乐,矰缴绝须虞”进一步借雁的生活状态,强调即使在自然环境中找到安逸,也要提防潜在的危险,寓意人应时刻保持警惕,防范风险。最后两句“矫矫其高举,纷纷莫下俱”描绘大雁展翅高飞的景象,象征着高尚的志向和不屈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独立人格的追求,不愿随波逐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咏雁寓言,寄寓了诗人的人生哲学,既有对自由的渴望,又有对责任的坚守,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人格理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