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暮汴中述怀》
《秋暮汴中述怀》全文
明 / 于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汴城秋节暮,候馆客愁新。

京国驰情久,家山入梦频。

塞鸿月夜篱菊霜晨

借问何日浮名绊此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驰情(chí qíng)的意思:形容感情激动,充满激情。

浮名(fú míng)的意思:虚假的声誉或名声

馆客(guǎn kè)的意思:指在宴会或聚会上受邀请的客人。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候馆(hòu guǎn)的意思:指等待的地方或场所

家山(jiā shān)的意思:家乡的山

借问(jiè wèn)的意思:用借口问借,实际上是借机询问。

京国(jīng guó)的意思:指国都,也可用于形容地位高贵、权势显赫的人。

客愁(kè chóu)的意思:指因思念他乡或离别而产生的忧愁之情。

篱菊(lí jú)的意思:篱菊是一个比喻,形容人的才华或者品德隐藏在平凡之中,不被人们所重视。

秋节(qiū jié)的意思:秋天的节日

入梦(rù mèng)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深深地留在梦中,使人难以忘怀。

塞鸿(sāi hóng)的意思:形容人口众多,人山人海,人头攒动。

霜晨(shuāng chén)的意思:霜晨意为寒冷的早晨,形容天气寒冷、霜冻严重。

月夜(yuè y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和夜色,常用来形容夜晚的美丽和宁静。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于谦的《秋暮汴中述怀》描绘了秋天傍晚时分,诗人身处汴京城中的孤寂心情。首句“汴城秋节暮”点明了季节和时间,渲染出浓厚的秋意和节日的寂寥。"候馆客愁新"则以客居旅馆的游子身份,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新添的旅愁。

接下来的“京国驰情久”表达了诗人对京都的深深眷恋,但长久的滞留使得这份情感更加浓烈。“家山入梦频”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夜晚梦境中常常出现故乡的景象,凸显思乡之情的深切。

“塞鸿愁月夜,篱菊惨霜晨”通过描绘塞外鸿雁在月夜中哀鸣和篱边菊花在霜晨中凋零的景象,寓言了诗人自身的漂泊与无奈,以及对故乡凄凉景象的想象。

最后两句“借问归何日,浮名绊此身”直抒胸臆,诗人质问自己何时才能摆脱浮华的名声,回归久违的家园,流露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现实羁绊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细腻的内心世界和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作者介绍
于谦

于谦
朝代:明   字:廷益   号:节庵   籍贯: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   生辰: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猜你喜欢

送李似之舍人归连江旧隐二首·其一

羡君卜筑粤江滨,去作林间适意人。

环揖溪山供胜赏,剩栽桃李占芳春。

养生有主身长健,与物无心道转亲。

一曲鉴湖归贺老,可能分半乞比邻。

(0)

初去长沙有感

恭承嘉惠半年馀,千里宣风愧术疏。

岂有恩威思将士,漫劳稚耋拥轮舆。

鱼归江海身方适,鸟出樊笼意已舒。

多谢吏民相眷恋,使君此去欲悬车。

(0)

奉寄吕丞相元直·其一

出拥彫戈入衮衣,江城重咏我公归。

手扶日月还黄道,足履星辰上紫微。

已集群英熙帝载,好施长策复邦畿。

海滨病叟无他望,侧耳天声畅国威。

(0)

送季言弟还锡山省先垄四首·其二

胡雏南牧浙河空,多幸依然马鬣封。

劳汝遥传一掬泪,霜前为洒万株松。

(0)

靖康丙午冬道江南宿龟峰寺建炎庚戌秋北归再过行遽不果到长老智光见访成三绝句以遗之·其二

去国翻成汗漫游,迢迢云海六鳌愁。

归来又踏江南土,都在当年拄杖头。

(0)

申伯见和佛迹岩诗再次前韵

平生嗜读书,每效锥刺股。

晚窥羲文心,射石遂饮羽。

子云方草玄,白凤梦中吐。

区区不自量,造化欲笔补。

当其得意时,如渴味湩乳。

谁为摩天手,愿借修月斧。

故人适我愿,邂逅遇南土。

试将一隅授,笑喜屡作舞。

嗟予值时危,孱懦愧不武。

援世多掣肘,放足已折拇。

片云空往来,岂解作霖雨。

逝将归碧山,不复打这鼓。

一气中夜存,天光发灵府。

参同有真契,神鼎转龙虎。

丹成赫朝霞,魔事敢余侮。

世间成坏法,张弛犹弓弩。

乾坤如许大,方以一枰赌。

肉食谋自深,苋腹何足取。

既非公家用,且作猿鹤主。

相期岩穴中,蓻此方寸圃。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