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答僧问好晴好雨颂》由唐代道怤所作,通过“好晴好雨奇行持”开篇,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相融合,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智慧与境界。
“好晴好雨奇行持”,描绘了晴天与雨天的奇妙交替,如同人生的起伏变化,强调了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内心保持平和与坚定的重要性。“若随语会落今时”,则进一步阐述了不应被言语所束缚,而应超越当下的局限,追求更深层次的理解与领悟。
“谈玄只要尘中妙”,指出谈论高深的玄学道理,关键在于能在日常琐碎的生活中发现其精妙之处,强调实践与生活体验对于理解真理的重要性。“得妙还同不惜伊”,最后两句表达了即使发现了真理或妙处,也不应吝啬分享,应当慷慨地与他人分享,体现出一种无私与包容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现象为引子,探讨了人生哲学、智慧与分享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百字令.酬淳斋先生见赠之作即次原韵
古人不作,笑纷纷馀子,浪夸绣虎。
何幸洞庭张广乐,肯和萍州笛谱。
宦海波平,英雄气敛,戏狎渔樵侣。
梧窗把卷,吹来瑟瑟风雨。
可惜弹铗偏迟,识荆已晚,未得侬梁庑。
剩有小词供研削,乐府新题重补。
骏骨徒存,娥眉羞画,入世谁堪语。
埋忧无地,朗吟恨别诸赋。
百字令.叠韵送淳斋先生之邗上,兼谢联额之赠
杖履春风,得几回亲侍,便歌折柳。
只有芙蓉湖上月,随著文星西走。
鹤馆听萧,荷塘打浆,合唤神仙偶。
元龙气盛,高吟醉酌金斗。
漫夸围解青绫,词翻红豆,画虎终疑狗。
何意报琼重握管,不怕汗挥襟肘。
笔势腾虹,墨光浮茧,福薄难消受。
留公不住,花前再拜稽首。
台城路
连环六尺珊瑚骨,遥通画眉深庑。
宛转当阶,盘纡映槛,隐约帘波如水。文莲砌古。
正凉雨湔泥,藓花凝紫。
独伫东风,愁痕凝上玉钗股。
檐牙一角低敞,看冰梅纹浅,红染秋字。
刬袜行来,亸肩并处,微露鹊裙金缕。绿尘吹起。
又暗网牵丝,冷拈喜子。小揭轻罗,曲屏双扇启。
风入松.寒夜听若琼大姊弹琴,同蕊渊作
凉烟如水漾空明。香篆细萦青。
闲愁并入丝弦里,满疏林、散作秋声。
飞下半天哀怨,胜他瑟鼓湘灵。夜深弹彻楚魂醒。
空外有馀音。七条弦到无声处,数峰青、□水泠泠。
一曲潇湘落雁,西风吹冷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