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应为计拙,可复要人怜。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把卷(bǎ juà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籍的内容深奥、精妙。
村路(cūn lù)的意思:指偏僻、狭窄的道路或地方。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杜曲(dù qǔ)的意思:指杜绝、阻止,不让事情发展或进行。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茫然(máng rán)的意思:形容心神迷惘,不知所措。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桑麻(sāng má)的意思:形容人的穷困潦倒。
要人(yào rén)的意思:指重要的人物,具有重要地位或作用的人。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昼眠(zhòu mián)的意思:在白天睡觉,指白天睡觉而不努力工作。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风雨侵袭时的内心世界与外界景象的交融。首句“风雨忽如此”,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风雨突至的场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时间紧迫感。接着,“闭门方昼眠”一句,通过描写诗人选择在风雨中闭门昼眠的行为,展现了其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环境的超然态度。
“故应为计拙,可复要人怜。”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与自我安慰。他认为自己应对风雨的策略或许不够巧妙,但并不需要他人的同情或怜悯,体现了其独立自主的人生态度。
“灯火羌村路,桑麻杜曲田。”这两句描绘了风雨中的乡村景象,灯火在蜿蜒的村路上闪烁,映照出一片宁静而温馨的氛围;而远处的田野上,桑麻生长茂盛,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这些景物的描写不仅丰富了诗歌的画面感,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向往。
“悠悠今视昔,把卷一茫然。”最后两句诗,诗人将目光从眼前的景象转向历史与未来,感慨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他手握书卷,面对风雨与自然,心中充满了对过去与未来的迷茫与思考。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使得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也触及了更深层次的情感与哲理。
综上所述,这首元代诗人黄溍的《风雨》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风雨中的乡村景象,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心境与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理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