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经废宅》
《经废宅》全文
唐 / 李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一梦奢华去不还,断墙花发岂堪看。

玉纤素绠何处金井梧枯碧甃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甃(bì zhòu)的意思:形容房屋的瓦片清新美丽,寓意美好繁荣。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金井(jīn jǐng)的意思:金井指的是从井中取出黄金,比喻得到了宝贵的财富或珍贵的东西。

墙花(qiáng huā)的意思:指在人群中默默无闻、不引人注意的人。

奢华(shē huá)的意思:形容极其富丽堂皇、奢侈豪华的样子。

素绠(sù gěng)的意思:比喻女子贞节高洁,不为外物所动。

玉纤(yù xiān)的意思:形容女子的美丽、柔弱和温柔。

翻译
一场繁华美梦已不再回头,破败的院墙边花朵独自开放,实在令人难以忍受。
那曾经握在手中的玉手和洁白的丝绳如今何处?金井旁的梧桐叶落,映照着冰冷的青砖池塘。
注释
一梦:一场梦境。
奢华:繁华。
去不还:不再回头。
断墙:破败的院墙。
花发:花朵开放。
岂堪看:难以忍受。
玉纤:玉手。
素绠:洁白的丝绳。
知何处:如今何处。
金井:金井边。
梧枯:梧桐叶落。
碧甃:青砖池塘。
寒:冰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荒凉与凄美的意境,通过对一座废弃宅邸的描写,表达了时间流逝和物是人非的哀愁。

"一梦奢华去不还" 这句话直接点明了主题,即过去的繁华如同一场梦境般消逝而不可追回。"断墙花发岂堪看" 则描绘出废宅中的景象,墙头的野花虽然依旧盛开,却因其背景之荒凉而显得更加凄艳。

"玉纤素绠知何处" 这一句中“玉纤”指的是细腻如玉的丝线,“素绠”则是未上色或已褪色的丝织品。这句话通过对过去生活痕迹的提问,强化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金井梧枯碧甃寒" 中“金井”可能指的是过去精致装饰过的井栏,而“梧枯”则形容树木凋零,“碧甃寒”则描绘出井水清冷而又给人以寒意。这句话通过对废宅中井的描写,传达了时间流逝后的荒凉与孤寂。

整首诗通过对废宅的描摹,展现了作者对于过往美好时光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哀伤,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物质衰败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中
朝代:唐   字:有中   籍贯:江西九江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猜你喜欢

颂古

迅雷吼破澄潭月,当下曾经三月聋。

去却膏肓必死疾,丛林从此有家风。

(0)

有德传乡里,无金遗子孙。

(0)

绝句三首·其二

夹岸古榆清荫密,傍檐斜月冷光疏。

晚凉一枕邯郸梦,半夜西风已满裙。

(0)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十九

暖日晒开地面冻,春风吹拆岭头梅。

他知物物无遮障,自是时人眼不开。

(0)

资福训童行颂·其十二

二时普请宜先到,众手能为事不差。

讽取如来经一卷,都胜闲话口吧吧。

(0)

枯骨颂·其四

因瞋久恋四蛇窟,由爱长依六贼村。

今日并脏都捉败,这回休要弄精魂。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