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尽雨还雨,山寒云更云。
尅期可平尽,玉石恐难分。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春尽(chūn jìn)的意思:春天结束,指时间过得很快,事物迅速消逝或终结。
蜂起(fēng qǐ)的意思:指群众起来反抗压迫、争取自由或权益的行动。
见星(jiàn xīng)的意思:形容非常惊讶或害怕,眼前的事物或景象令人难以置信。
狂贼(kuáng zéi)的意思:形容盗贼行为狂暴凶猛,猖狂无法无天。
日色(rì sè)的意思:指太阳的颜色,比喻光明和美好。
无日(wú rì)的意思:没有一天;每天都
星文(xīng wén)的意思:星文指的是星星的光芒,比喻文采或才华出众的人。
玉石(yù shí)的意思:比喻宝贵的东西或人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即将爆发的场景。春天本应万物复苏之季,但这里却是连绵的雨水和寒冷的山气,昼夜都被阴霾笼罩,无法见到日月星辰的光辉。这不仅描写了自然环境,也暗示了一种沉重和压抑的心情。
“蜂起此狂贼”一句,以蜂起比喻敌军的猖獗和凶猛,“马来皆劲军”则形象地表达了战马嘶鸣,军队即将到来的紧张气氛。战争的氛围已经很浓厚。
而“尅期可平尽,玉石恐难分”则透露出诗人对这场战乱的忧虑和无奈。尅期,即时机;玉石常用来比喻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里却表示在混乱的局势下,难以辨识真伪,是非难明。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战争氛围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战乱时期的深切忧虑和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感。
宣城归到西湖寺,朋旧如沙散不收。
盟鹭又随西里远,惊猿空伴北山愁。
同途好友须题品,可意佳篇便献酬。
摘得甘花烦见寄,趁它大火未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