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亭山色古,庙与寺松连。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敬 亭 清 越 唐 /齐 己 敬 亭 山 色 古 ,庙 与 寺 松 连 。住 此 修 行 过 ,春 风 四 十 年 。鼎 尝 天 柱 茗 ,诗 硾 剡 溪 笺 。冥 目 应 思 著 ,终 南 北 阙 前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阙(běi què)的意思:指高大的宫阙,比喻高峻的山峰或高耸入云的建筑物。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冥目(míng mù)的意思:闭着眼睛看,形容洞察力极强。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剡溪(shàn xī)的意思:指水流湍急,声势浩大。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天柱(tiān zhù)的意思:指支撑天空的柱子,比喻重要的支持或依靠。
修行(xiū xíng)的意思:指修炼道德修养,追求心灵的升华和境界的提高。
敬亭山(jìng tíng shān)的意思:指人在高山上远望,以示敬意。也可用来形容远望事物,心生敬畏之情。
- 注释
- 敬亭山:一座位于中国安徽省的著名山脉,以风景秀丽著称。
古:指历史悠久,景色保持着原始的风貌。
庙与寺松连:寺庙旁的松树茂密相连,形容环境清幽。
修行:在此指宗教上的修炼或精神上的修养。
春风:这里比喻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和煦与生机。
四十年:表示时间很长,这里是形容修行的时间久远。
鼎尝:尝试、品味,这里特指品茶。
天柱茗:天柱山所产的名茶,天柱山也是中国名茶产地之一。
诗硾:硾(zhài),压榨或捶打,这里指书写诗歌时的用力或专注。
剡溪笺:剡溪是古代著名的造纸地,剡溪笺指用剡溪出产的纸张,常用于书写诗文。
冥目:闭上眼睛,常用来形容人深思或冥想的状态。
思著:思考、考虑,可能指对过往生活的回顾或对未来的规划。
终南北阙前:南北阙,古代指朝廷或京城的象征,这里意指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心愿或成就得到皇室或国家的认可。
- 翻译
- 敬亭山的景色古老幽静,庙宇与寺中的松树相连。
在这里修行已度过,春风吹过了四十年。
曾经品尝过天柱山的名茶,用剡溪的纸张书写诗歌。
闭上眼睛应是在思考着,最终心愿在京城实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在敬亭山的生活情景。开篇“敬亭山色古,庙与寺松连”两句,勾勒出敬亭山古朴庄严的环境,以及庙宇寺院被苍劲的松树所连接,营造出一派清幽脱俗的氛围。
接着,“住此修行过,春风四十年”表达了诗人在此地修行多年的时间跨度,通过“春风”这一季节性的描写,不仅传递出时光流逝,更暗示了一种静谧与和煦的生活状态。
中间两句,“鼎尝天柱茗,诗硾剡溪笺”,则展现了诗人日常的生活片段。鼎是古代烹饪食物的器具,这里用来品味天然山间清泉所煮出的茶;“诗硾”则指的是在石头上摩挲文字,“剡溪笺”意指是在溪边的石上刻写诗文。这些细节描绘出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彰显了其清贫自适、文墨相伴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冥目应思著,终南北阙前”中,“冥目”意味着心灵的深邃,而“应思著”则是表达诗人对过往经历和所见所感的深刻思考。至于“终南北阙前”,这里的“终南”指的是终南山,这里可能暗示了诗人对远方山脉的向往,或许是精神上的追求,而“阙前”则意味着在高处眺望,既有望眼欲穿之感,也蕴含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敬亭山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修行之静与文墨之乐的深刻体验,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超脱尘世的情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