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垂箔(chuí bó)的意思:垂箔指的是皇帝下旨派人送给民间的赏赐,也用来形容对民众的恩惠和慷慨。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比喻对别人的帮助和恩情。
风月(fēng yuè)的意思:风月是指风景和月亮,常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色或良好的人文环境,也可以表示男女之间的浪漫情愫。
高门(gāo mén)的意思:指高门阀贵族家庭,也泛指高高在上的权贵阶层。
翰林(hàn lín)的意思:指官员、文人的集合,也代表学问渊博、才华出众的人群。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锦袍(jǐn páo)的意思:锦袍是指华丽而显赫的衣着,比喻外表光鲜但内在空虚。
经霜(jīng shuāng)的意思:经历严寒,经受风霜的考验。
可能(kě néng)的意思:有可能发生或存在的事物
扪虱(mén shī)的意思:形容过分细心,小题大做,忧虑过多。
俗驾(sú jià)的意思:指平常人所乘坐的马车,比喻平庸、普通的人或事物。
脱叶(tuō yè)的意思:脱叶是指树木在秋季将叶子脱落,也比喻人们摆脱束缚、解脱困境。
卧雪(wò xuě)的意思:指在雪地上躺着或卧着,形容人的行为坚定,不畏艰险。
无几(wú jǐ)的意思:几乎没有,极少
移文(yí wén)的意思:移动文字,指转交或传递文书或信件。
诸孙(zhū sūn)的意思:指众多的孙子,表示后代繁多、子孙众多。
云翻雨覆(yún fān yǔ fù)的意思:形容风云变幻,局势动荡不定。
- 翻译
- 风雨翻腾无需多言,边捉虱子边享受温暖岂不惬意。
只怕官员会发文书邀请世俗之人,能否避开权贵之家的重重阻碍。
寒冬中的松树卧在雪中不知岁月,落叶经霜后留存的更是寥寥无几。
穿着华丽的锦袍沉醉其中,足以引来欢笑,我在翰林院的风雅生活就像我的子孙一样。
- 注释
- 扪虱:古人常以捉虱子为闲适之举。
移文:官府文书,此处指邀请函。
俗驾:指世俗之人,与诗人形成对比。
垂箔:窗帘,比喻进入权贵之家的障碍。
寒松:象征坚韧不屈。
锦袍:华美的衣服,代表富贵。
诸孙:诗人自谦,表示自己如同子孙辈享受风雅生活。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作品,名为《次韵大人书怀(其二)》。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悠然的情感态度。
首句“云翻雨覆不须论”,表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界变幻莫测的态度,似乎是在说无论外界如何变化,我都不去过于关心。这可以看作是诗人内心平和的一种写照。
接着,“扪虱何妨坐对温”,这里用“扪虱”(即抓虱子)来比喻处理琐碎事务,表示诗人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能保持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
第三句“政恐移文邀俗驾,可能垂箔走高门”,则是对官场生涯的一种描写。诗人通过这种描述,隐含着对功名利禄的淡然和超脱之情。
第四句“我能无衣以待冬,直须一饭而已矣”,这里并没有直接出现,但可以推测诗人的这种态度,是一种对于物质生活极简化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精神生活的重视和向往。
“寒松卧雪不知老,脱叶经霜无几存”则是自然景象与生命哲理的结合。诗人通过松树在严冬中依然挺立,但也承受着岁月的洗礼,体现了对生命短暂和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醉著锦袍堪一笑,翰林风月我诸孙”则是诗人酒后的一种自得其乐,也许是在用这种放达的情怀来回应生活中的种种无奈。这里的“翰林风月”,指的是翰林院的学士们所享受的美好时光,可能暗示着诗人对于那种高洁、纯粹文化生活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一种情怀。这种情怀既有着宋代文人特有的淡泊明志,也蕴含着对生命本质的深刻体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庭芳·其三和王常令双莲堂
翠盖千重,青钱万叠,雨馀绿涨银塘。
藕花无数,高下斗芬芳。
浑似华清赐浴,温泉滑、洗出真香。
何妨更,合欢连理,高压万芝祥。
风流,贤太守,当年奏瑞,盛事名堂。
好是琉璃池上,一片宫妆。
况有薰风解愠,流霞泛、丝竹成行。
依莲暇,联珠唱玉,应不愧金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