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烦襟(fán jīn)的意思:形容内心焦虑、烦闷,情绪不安。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履时(lǚ shí)的意思:按时履行,守时办事。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孟夏(mèng xià)的意思:指中国农历五月,也指夏季的开始。
入坐(rù zuò)的意思:指进入座位,坐下。
山禽(shān qín)的意思:山禽指的是栖息在山中的禽鸟,用来比喻人在逆境中坚韧不拔,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
天雨(tiān yù)的意思:指大雨滂沱,下得很大很猛。
亭午(tíng wǔ)的意思:形容时间短暂,一眨眼的功夫。
头天(tóu tiān)的意思:指前一天或昨天。
萧森(xiāo sē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声,没有人声喧哗的样子。
萧洒(xiāo sǎ)的意思:形容人的举止、心态或风格自然、洒脱,不拘束,不受拘泥。
逍遥(xiāo yáo)的意思: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所羁绊。
秀木(xiù mù)的意思:指出众、突出的人或事物。
遥岑(yáo cén)的意思:指距离遥远,相去甚远。
永日(yǒng rì)的意思:永远、一整天
杖履(zhàng lǚ)的意思:指老人的拐杖和鞋子,代指年老体弱。
坐隅(zuò yú)的意思:指一个人长时间待在一个狭小的角落或者边缘,形容人处于无人问津、被冷落的状态。
- 注释
- 浮云:遮蔽天空的云朵。
亭午:正午时分。
萧森:阴暗而寂静的样子。
孟夏:初夏。
秀木:茂盛的树木。
永日:整天。
鸣山禽:山鸟鸣叫。
杖履:拐杖和鞋子。
滞淫:停滞不前,沉迷。
霁:雨后放晴。
遥岑:远处的山峰。
- 翻译
- 浮云遮蔽了正午的阳光,使得白天显得阴郁沉闷。
微风吹过,带来些许清凉,让人心情舒畅,烦恼尽消。
初夏时节,我喜爱的小屋被茂盛的树木环绕,形成一片宜人的阴凉。
各种果实已经成熟,整天都能听到山鸟的鸣叫。
我时常拄着拐杖漫步,享受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
抬头一看,雨过天晴,夕阳低垂在远方的山峦上。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夏日田园风光图。开篇“浮云蔽亭午,白日成萧森”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光线和阴影,营造出一种既有阳光又带凉意的微妙氛围。“馀凉入坐隅,萧洒散烦襟”则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了清凉,从而使心灵得到净化。
“孟夏爱吾屋,秀木成佳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住所的喜爱,以及夏天树木繁茂带来的美好阴凉。紧接着,“众果颇已成,永日鸣山禽”则描绘了一幅丰收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杖履时亦到,逍遥忘滞淫”显示诗人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已经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不再为世俗烦恼所困扰。结尾的“举头天雨霁,落日低遥岑”则是诗人抬头望向清澈的雨后天空,以及夕阳下的远山,整个画面充满了平和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喜爱以及内心世界的平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潼关楼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
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
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赤壁歌送别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