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祝词》
《祝词》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石脑阆风白玉卮,锦堂香散鹤来时。

问年岛上松俱长,结客边气独奇。

自有金尊北海,常将宝错赠要离

莲花无人佩,寿日先开第一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玉(bái yù)的意思:形容品质高尚、纯洁无瑕。

北海(běi hǎi)的意思:指北方的大海,也可比喻辽阔广大的地方。

边气(biān qì)的意思:指难以忍受的愤怒或气愤。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结客(jié kè)的意思:结交客人,交朋友。

金尊(jīn zūn)的意思:指金质的酒杯,比喻地位高贵、尊贵。

开第(kāi dì)的意思:指第一次做某事或第一次取得某种成就。

阆风(láng fēng)的意思:指喧嚣、热闹的场面或气氛。

莲花(lián huā)的意思:比喻人的品质高尚,如莲花一般纯洁无瑕。

青莲(qīng lián)的意思:青莲是指莲花的一种颜色,也比喻品质高尚、清白无暇的人。

寿日(shòu rì)的意思:生日;寿辰

天边(tiān biān)的意思:指远离自己所在地点的地方或事物。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要离(yào lí)的意思:表示要离开或离别。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玉卮(yù zhī)的意思:指美玉,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鉴赏

这首诗以“祝词”为题,由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热烈的氛围。

首句“石脑阆风白玉卮”,以“石脑”、“阆风”、“白玉卮”三个意象串联,描绘出一幅高雅、清新的画面,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白玉杯中盛满琼浆,香气四溢。接着,“锦堂香散鹤来时”,进一步渲染了这种祥和、宁静的气氛,锦堂内香烟缭绕,仙鹤翩翩而来,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

“问年岛上松俱长,结客天边气独奇”两句,通过“松”与“客”的形象对比,表达了对长寿与友谊的赞美。松树长青不老,象征着永恒的生命力;而“结客天边气独奇”,则暗示了诗人对于远方朋友深厚情谊的珍视,以及对独特个性的欣赏。

“自有金尊推北海,常将宝错赠要离”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慷慨豪迈之人的敬仰。金尊推北海,寓意豪饮畅谈;宝错赠要离,则暗指珍贵的礼物赠予忠诚的朋友,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英雄人物的推崇。

最后,“青莲花好无人佩,寿日先开第一枝”两句,以“青莲花”作为象征,寓意着高尚纯洁的品质和长寿的美好愿望。青莲花虽美,却无人佩戴,象征着美好事物往往被忽视;而在寿日之时,它却率先绽放,预示着长寿的到来,充满了祝福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各种意象的巧妙运用,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长寿的祝愿,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纪梦诗

道林入我梦,万里倏感通。

即此可悟道,羚羊有何踪。

饮酒非譬道,酒醉庶形容。

予曰然非欤,犹堕声臭中。

一唯谅非难,得之安由从。

悠悠千载下,对尔心融融。

(0)

续得蒋道林书付鹑野来者颇异之欲条答病未能小诗书扇代启三首·其二

道大难容吾岂敢,和光瓦合讵吾情。

孔孟共憎乡愿媚,乡评中半是中行。

(0)

代简寄扬州杨孝子锜

维扬过客已知名,孝子旧为族党称。

便合首科逑闵冉,闭门闹市坐懵腾。

(0)

送蒋道林诸君登钓台依石翁师韵二首·其一

自拜江门风月句,一回一读一沈吟。

诸君弄月吟风去,风月满身江水深。

(0)

送汤九山还古冈·其一

樵山高高霄汉间,常恐相携著步难。

收拾临归春景□,□朝何处忆商颜。

(0)

寄题乐平方子月窗三首·其三

人人有灵府,过化尔风霆。

何处更仰泉,万物自流形。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