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道次灵井》
《道次灵井》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锡]韵

井面水不动,傍分龙鳞激。

泉气时生沤,上涌光的皪

深苔翠堪染,石底清可觌。

旱岁或来祠,弹弦属灵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àolíngjǐng
sòng / méiyáochén

jǐngmiànshuǐdòngbàngfēnlónglín

quánshíshēngōushàngyǒngguāngde

shēntáicuìkānrǎnshíqīng

hànsuìhuòláitánxiánshǔlí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的皪(de lì)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高尚,有德行。

分龙(fēn lóng)的意思:指将一个整体分成两部分,使其失去统一的力量或作用。

龙鳞(lóng lín)的意思:形容众多或密集。

注释
井面:井口表面。
龙鳞:形容井壁上的纹路。
激:激起。
泉气:泉水的气息。
沤:水面上的气泡。
光的皪:光芒闪烁的样子。
深苔:深绿色的苔藓。
翠:翠绿。
染:染色。
石底:石头底部。
清可觌:清澈可见。
旱岁:干旱的年份。
祠:祭祀。
灵觋:神灵的使者或巫师。
翻译
井水静止无波,井壁刻痕像龙鳞般激起涟漪。
泉水偶尔泛起泡沫,光芒闪烁的样子。
深绿的青苔仿佛能染色,清澈见底的石头清晰可见。
在干旱年份,人们有时会来祭祀,弹奏弦乐求助于神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道次灵井》。诗中描绘了一幅静中有动、清新自然的画面。"井面水不动"写出了井水表面的平静,"傍分龙鳞激"则通过比喻,暗示井水下藏着活力,如同龙鳞般细小的波纹。"泉气时生沤,上涌光的皪"进一步描绘了泉水涌动,泛起泡沫,光线照射下闪烁的样子。

诗人又细致地描绘了井底的景象,"深苔翠堪染",说明苔藓之绿浓郁如染,"石底清可觌"则写出井水清澈见底。最后两句"旱岁或来祠,弹弦属灵觋"则带出人们对井神的敬畏与祈求,干旱时节人们会前来祭祀,弹奏弦乐以召唤灵验的神祇。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幽深,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流露出人们对生活的依赖和对神秘力量的信仰。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次韵答滑州梅龙图惠鼎州甘橘

芳讯欣随客鲤开,雅篇并付木奴来。

病翁逢酒唯忧过,更使湘包下滑杯。

(0)

贺春卿加大资政职

别殿深严峻宠班,再烦开府扼秦关。

棠郊阴满修前治,蕙帐香销在故山。

天意未容贤者乐,官方唯许老时闲。

苍生况结为霖望,岂要穷边俗吏攀。

(0)

陈商学士知常州

叠鼓声喧下鹢舟,书山萧索别英游。

青藜照字观奇废,朱雀分符锡命优。

霞夹乌樯晴旆卷,星摇渔浦夜灯幽。

莼风正孰帆无恙,一色江天望处秋。

(0)

春晚

纷纷从此见花残,已觉长绳系日难。

楼上有愁春不浅,小桃风雨凭阑干。

(0)

杭州巽亭

公自登临辟草莱,赫然危构压崔嵬。

凉翻帘幌潮声过,清入琴尊雨气来。

畴昔江山何处好,生平怀抱此中开。

东南地本多幽胜,此向东南特壮哉。

(0)

送王杨庭著作宰巫山

兰台旧漫郎,为邑上瞿唐。

地僻风烟古,公馀日景长。

江声通白帝,山势入青羌。

落笔多佳句,时应满锦囊。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