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其四曹操》
《咏史·其四曹操》全文
宋 / 陈普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濮阳火里又潼关,几度鲸牙虎口间。

雀台前闲极目惊魂犹绕白狼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狼(bái lá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高尚,行为正直,不为外物所诱惑。

虎口(hǔ kǒu)的意思:虎口指的是虎的嘴巴,成语中表示危险、困难的境地。

极目(jí mù)的意思:极目指的是向远处极目远望,形容目光远大、眼界宽广。

惊魂(jīng hún)的意思:形容非常恐惧或受到极大惊吓。

濮阳(pú yáng)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才华横溢。

雀台(què tái)的意思:雀台是指小鸟停歇的高台,比喻权势短暂、虚弱无力。

潼关(tóng guān)的意思:指担心、忧虑的心情。

铜雀(tóng què)的意思:指古代宫廷中的铜制乌鸦和雀鸟,用来装饰宫殿。比喻官员贪污受贿,沉迷享乐,不思进取,不忠于职守。

铜雀台(tóng què tái)的意思:指古代宫殿中供奉神灵的地方,也用来比喻官场中的权力核心。

注释
濮阳:地名,古战场之一。
火里:比喻战乱或危险的环境。
潼关:古代关隘,战略要地。
鲸牙虎口:形容极度危险的情况。
铜雀台:曹操所建,三国时期名胜。
闲极目:空闲时远眺。
惊魂:受惊吓的心魂。
白狼山:可能指代北方边关的一座山,常用于象征边患。
翻译
在濮阳的战火中再闯潼关,经历过多少次生死之间的搏斗。
站在铜雀台上远望,心中仍为白狼山的惊险而心有余悸。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普所作的《咏史》第四首,以历史事件为题材,通过描绘曹操的经历来寓言和感慨。首句“濮阳火里又潼关”形象地描述了曹操在战场上经历的生死考验,从濮阳之战的火海中逃生,再到潼关的激烈战斗,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勇猛与智谋。"几度鲸牙虎口间"进一步强调了他在险恶环境中多次死里逃生的情景。

第二句“铜雀台前闲极目”,曹操在取得一定成就后,站在铜雀台上远望,表面上悠闲,实则暗含着对未来的深思和警惕。铜雀台是曹操的象征,也是他权力和野心的象征。然而,“惊魂犹绕白狼山”则揭示出即使身处高位,曹操心中仍对潜在威胁如白狼山般的敌人保持着警觉,反映出他的雄心壮志和危机意识。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既赞扬了曹操的英勇与智谋,也暗示了历史人物即使功成名就,仍需保持谨慎和警惕,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

作者介绍
陈普

陈普
朝代:宋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猜你喜欢

漫成

无荣无辱任疏顽,未有平生此日閒。

月幌听乌当北斗,风檐扪虱对南山。

人情落落休分别,身世悠悠谩往还。

问有未偿何债在,青鞋终华待跻攀。

(0)

西林八景·其五流虹冈

涌月散金波,流辉动神螺。

海翁逐鸥戏,孺子濯缨歌。

(0)

泊古羊渡望貂蝉峰有怀诸名胜

犹见香炉紫雾妍,还随鸟影望貂蝉。

舟移岸岸皆奇石,云起山山尽瘴烟。

红蓼水生连夜雨,白茅露冷近冬天。

舜峰九日登临处,吹帽无由侍晋贤。

(0)

别竹逸极初归锡洲

十载飘零偶此同,明朝判袂各西东。

来时梅浦分新白,去日仙坛扫落红。

得句每裁云五色,挑灯常近鼓三通。

两贤总是金闺彦,善保兴居锡谷中。

(0)

病起闻蝉

蜡树一蝉吟,北风吹客襟。

时添柏子火,坐拥木绵衾。

伏枕身如蜕,观书力不任。

清虚来渐远,于此识初心。

(0)

过西山海云院

苍崖压境竹缘坡,疏雨苔花两屐过。

童子候门施问讯,老僧入座说伽陀。

茶屏古翠连枝巧,萝屋繁阴蔽暑多。

百丈泉头借禅榻,尧天安乐有行窝。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