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愁里碧,岩景梦中寒。
到后松杉月,何人共晓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项斯的作品,名为《送顾非熊及第归茅山》。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朋友即将远行,回到遥远的茅山,而诗人自己则留在尘世,心中充满无限的惆怅和对友情深厚的怀念。
"吟诗三十载,成此一名难。"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与投入,以及由此获得的一定声誉,但这种成功并不意味着生活中的满足或快乐。
"自有恩门入,全无帝里欢。" 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之间存在差距,他的心灵深处拥有自己的小天地,却无法在权力与贵族的宫廷中找到真正的快乐。
"湖光愁里碧,岩景梦中寒。"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其中“湖光”和“岩景”构成了宁静而又有些许寂寞的意境,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
"到后松杉月,何人共晓看。" 最后的两句则透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似乎在问,当时间流逝,当松树和杉树下那轮明月升起时,还有谁能够与诗人共同欣赏这份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