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烽(biān fēng)的意思:边境上的烽火。比喻战争、冲突不断的边界地区。
伯业(bó yè)的意思:指人才、能力出众,能够在某个领域中独占鳌头,成为行业的顶尖人物。
不让(bù ràng)的意思:不允许或不让步。
尺一(chǐ yī)的意思:形容极其精确,毫不差错。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函道(hán dào)的意思:指书信往来的道路,泛指信函往来或书信交流的方式。
戟枝(jǐ zhī)的意思:指军队中的矛和长枪。比喻武力、武装。
康成(kāng ché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状态或健康状况非常好。
三台(sān tái)的意思:三个台子,指三个重要的地方或角色。
山程(shān chéng)的意思:指距离很远的旅途。
尚书(shàng shū)的意思:指古代官职,掌管文书、文件的官员,也泛指书籍、文书。
上相(shàng xià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举止有一种高贵、端庄的气质。
书尺(shū chǐ)的意思:书尺是一个比喻,表示人们在读书学习时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一要(yī yào)的意思:一定要,必须要
雨后(yǔ hòu)的意思:指雨后天晴,雨过天晴,形容事情经过困难或逆境后,出现好转或变得更好。
月夜(yuè y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和夜色,常用来形容夜晚的美丽和宁静。
坐看(zuò kàn)的意思:坐着观看,不采取行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袁中道向蹇令公投赠的一幅闲适而充满敬意的画面。首句“戟枝入树带春莺”,以生动的场景展现了一派生机盎然的春景,戟枝(古代兵器)插入树丛,伴随着春莺的鸣叫,显示出环境的宁静与和煦。次句“坐看边烽雨后清”则转向边关,通过雨后烽烟消散,寓言战事暂息后的和平景象。
第三句“万卷每同袁伯业”,袁伯业是汉代学者,诗人以之自比,表达自己热爱读书、学问深厚的品格。第四句“千杯不让郑康成”借郑康成之名,郑氏以饮酒豪放闻名,诗人借此表达自己豪饮的气概和对知识的追求。
第五句“山程易逐登临屐”,诗人想象在山间行走,轻松愉快,如同穿登山鞋一般,流露出对自然的亲近和游历的兴趣。最后一句“月夜常闻函道声”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函道(古代宫门内的道路)声犹在耳,暗示蹇令公的威望和地位。
结尾两句“止恐三台虚上相,尚书尺一要来迎”,表达了诗人对蹇令公的期待和谦逊,担心自己的才能未被充分赏识,暗示蹇令公可能会征召他为官,以“三台”(古代官署名)的高位相待,而他自己则期待着尚书的召唤。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怀,既有对边关安宁的赞美,也有对自己学识和才情的自信,同时流露出对仕途的渴望,展现了袁中道的文人风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岁暮直舍感怀
岁暮坐公馆,永怀时序迁。
雪消残臈外,春到蚤梅边。
夜色侵乌鹊,年光送管弦。
无人同晤语,输写赖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