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艮儿生》
《艮儿生》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两儿生及我趋庭摩顶犹期遗一经

风木八年桑海换,头颅如许添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木(fēng mù)的意思:指人品或道德高尚,坚守正义而不受外界诱惑或压力的人。

摩顶(mó dǐng)的意思:指顶着头顶,形容极度疲劳或负担过重。

趋庭(qū tíng)的意思:指人们为了争取权贵的宠幸而奔走效命,追逐权力和地位。

如许(rú xǔ)的意思:如此,这样

桑海(sāng hǎi)的意思:指茫茫无边的桑树林海,形容茂密繁多的桑树。

添丁(tiān dīng)的意思:指家庭增加了新的成员,特指家庭有了新生的孩子。

头颅(tóu lú)的意思:头部,脑袋。

一经(yī jīng)的意思:一旦经历过某种事件或情况后,就会产生深刻的印象,难以忘怀。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宝琛所作,名为《艮儿生》。诗中充满了对子女成长的喜悦与感慨。

首句“两儿生及我趋庭”,描绘了诗人有两个孩子出生,恰逢自己步入中年,感受到生命的延续与家庭的幸福。这里的“趋庭”原意指古代学生跟随老师学习时所走的路径,这里借指父母教育子女的过程。

次句“摩顶犹期遗一经”,表达了诗人希望孩子们能够继承家族的知识和智慧,期待他们能成为有学问的人。摩顶,即触摸头顶,是一种表示尊敬和祝福的动作,这里象征着对孩子的殷切期望。

第三句“风木八年桑海换”,运用了“风木”和“桑海”两个典故。“风木”出自《礼记·檀弓下》,比喻父母去世;“桑海”则形容时间的漫长和世事的变迁。这一句表达了诗人经历了八年的时光,见证了家庭、社会乃至国家的巨大变化,感叹岁月如梭。

最后一句“头颅如许说添丁”,以自嘲的口吻,描述了自己虽然已年岁渐长,但依然为又添一个孩子而感到欣喜。这里的“添丁”是指增加人口,体现了诗人对家庭成员增多的喜悦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子女成长的喜悦、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家庭幸福的珍视。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送何记室游湖州

暮雨关城独去迟,少年心事剑相知。

故人当路轻贫贱,倦客逢秋恶别离。

疏柳一旗江上酒,乱山孤棹道中诗。

水嬉散后湖亭废,此去烦君吊牧之。

(0)

送王才归钱塘

南归犹落魄,北上已蹉跎。

草草官亭酒,劳劳客路歌。

亲知今日少,山水故乡多。

匕首空留在,酬恩竟若何?

(0)

题虞文靖公书所赋鹤巢诗后

玉堂罢直发如丝,华盖当头戴笠时。

丁令去来沧海变,人间零落鹤巢诗。

(0)

送宿卫将出守邓州

中郎身领仗,宿卫在承明。

旧射双雕落,新乘五马行。

红云遥魏阙,白水近穰城。

好劝诸年少,春来卖剑耕。

(0)

剡原九曲九首·其一

欲知溪流长,百转来越峤。

舟行安能极,岚路入斜照。

清景不足娱,昔人岂辞诏。

石砚久谁磨,空林闭遗庙。

(0)

师子林十二咏·其八玉鉴池

一镜寒光定,微风吹不波。

更除荷芰影,放取月明多。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